秦腔三国戏剧本研究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高益荣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 13[艺术学]
摘 要:秦腔作为真正具有民间性的俗文学艺术,是秦地人民精神领域的一面多棱镜,它反映了居住在西北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人民最深层的性格特质。秦人尚武重义的传统与三国故事的精神经过深度融合,形成了久唱不衰的秦腔三国戏。本文立足现存秦腔三国戏剧本,拟从剧本梳理、人物形象及思想意蕴分析、艺术特质考察和剧本文学的民间性四个方面,探析秦腔三国戏剧本的戏剧性和文学性,深掘秦腔三国戏剧本中隐含的思想基础和民间伦理。第一章为秦腔三国戏的研究前期作了基础准备。首先是概念的界定,从时间范围、内容题材上为“秦腔三国戏概念定边定界;其次是整合秦腔剧本集,对现存秦腔三国戏剧本和剧目进行梳理,为后续研究提供便利;再次,平行对比其他剧种,梳理影响秦腔三国戏形成的主要源头;最后,戏曲艺术的繁荣离不开观众、演员、剧场等客观要素,考察秦腔三国戏的传播和演出情况,有助于把握其在社会文化领域中所发挥的角色作用。第二章论述了秦腔三国戏的人物形象及思想意蕴。人物形象上选取曹操、诸葛亮、张飞三人作为研究重心,分别代表了秦腔三国戏塑造人物“恶化、“神化、“人化的三种倾向。由对人物的分析,不难得出秦腔三国戏中蕴藏的思想意蕴,即蜀汉中心的正统观、“义字当先的价值观、崇尚智勇的人才观。第三章立足戏曲文学视角,整体分析秦腔三国戏程式化、闹热性、通俗性艺术特质。程式化是戏曲的本质属性,由结构性、环节性、修饰性三条路径出发,可感知到秦腔三国戏从剧本框架到细节处理中所体现的程式化特点;闹热性是民间戏曲的天然属性,科诨表演、战争场面、民俗活动是秦腔三国戏中渲染闹热性的主要方法。通俗性是体现秦腔与民间观众双向互动的充分表现,通俗性的融入,使秦腔三国戏更接地气,成为长久以来人们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作品。第四章基于秦腔三国戏最根本的“民间性特征,总结秦地民众接受层面上的文化逻辑。一方面辩证地看,民间文化呈现出对官方意识形态、儒家传统道德伦理既遵从又悖逆的矛盾性。遵从体现在民众以道德伦理为纲,形成的普遍英雄崇拜心理;悖逆则表现在民众对高台教化意旨的解构,如民众对莽直张飞的推崇,对刘备以“仁为术的揭露,对底层小人物的同情和重视等。另一方面整体地看,秦地人民乐观豁达的品格,又为秦腔三国戏带去了许多个“光明的尾巴,悲喜剧融合的背后,是秦地人民对美好道德品质的礼赞,是他们面对不可逆转的人生悲剧时保持乐观坚强的积极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