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以钢铁行业为例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马莉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摘 要:伴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正式上线启动,中国的节能减排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然而囿于政策市场环境、行业发展特情、企业发展动因等诸多因素,叠加近年来疫情等诸多负面因素,目前来看,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容还远不如预期。 近十年来,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发展迅猛,钢铁行业作为碳排放的大户,是下一步被纳入碳交易市场的重点行业,但就目前来看,与碳排放权交易高速发展不匹配的是,我国对于碳排放权会计处理规范仍不完善。多数钢铁企业对进入全国碳市场还存在着观望情绪,相关的准备工作不完善,这样既不利于市场对企业的估值,也不利于政府对行业的监管。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以钢铁行业为例,通过对政策环境、有关规制、会计核算体系等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为优化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体系建设提出一些参考,为重点控排企业在处理碳排放权会计方面提供借鉴。 基于此,本文的研究逻辑架构如下。在绪论和理论基础中,阐述了当前发展的时代背景、相关机构和学界对碳排放权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争议,分析了碳排放权、碳排放权会计和研究的有关理论基础等。在对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分析中,对比了不同地区的交易额和交易量,发现各地区受经济发展影响活跃程度不同,并指出当前市场可能存在配额超发、监管有待强化等有关问题。在分析钢铁行业碳排放权会计面临问题中,指出当前可能存在的企业配额确定有争议、行业准备有待加强、会计实务与会计准则衔接不够、相关监管需要强化等问题。之后在钢铁企业碳排放权会计业务分析中,以H企业为案例,分析钢铁企业目前在会计处理中存在的确认因素单一,缺少会计信息记录、收入与支出不配备以及信息披露不全面等诸多问题,并分析了企业的合规动因,指出企业在会计业务处理中整体呈现保守倾向。最后,给出强化顶层设计和市场监管、调整会计准则与实务匹配度、加强信息披露的力度和形式等多方面的具体建议。 本文认为,随着企业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中的不断发展,采用规范处理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励公司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期望通过较细致的分析,给其他行业与企业对碳排放权的会计相关处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推动全国碳排放市场的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