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段虹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050302[文学-传播学] 030505[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03[法学] 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摘 要:本文所研究的意识形态是指在唯物史观视角之下,反映社会存在并对其产生反作用的“观念上层建筑,任何政治利益集团、阶级或国家都存在着以维护其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为基础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在我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在理论上发挥着表达观念诉求、反映客观世界认知体系的导向作用,在实践中更是蕴含着丰厚的哲学底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对于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起着越发关键的引领作用,唯有在整体上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才能最大限度地取得这一工作应有的实效。意识形态安全是整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倘若一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遭受冲击,那么其整体安全也很难得到保障。习总书记曾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面对近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多方领域采取的意识形态渗透策略,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下,发挥意识形态的规律作用,多角度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历经精英媒体、大众媒体等媒体样态,现如今我们已跨入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概念基础上形成的诸类媒体融合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在促成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融合并进的过程中,过去意识形态工作的单一线性结构所带来的“空心化现象正在悄然发生转变,由原子化网民构成的虚拟领域逐渐成为一个全新的话语中心,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主体信息交换的新型模式,为人民大众的观点表达提供了空前顺畅的超时空环境,在丰富科技与文化含量、增添感染力与直观感受的同时,又不失深度与广度,使得人们可以站在宏观视角之上促进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以便在移动互联这个新战场上守护好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引下,针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这一焦点议题进行了以下四方面探究:首先,在国内外诸多学者有关意识形态相关概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上述核心观点进行了梳理,概括出了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以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相关概念;其次,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取得的成效、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现状,指出构建安全健康的网络意识形态体系的迫切程度;最后,从国家、社会与公民三个维度列举了诸多发挥联动效应、形成多元合作共治新格局的实践对策。其中,国家层面,用一定篇幅概括了党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过程中的意义和现实路径,以及政府的网络空间战略部署和夯实信息技术基础的重要性;社会层面,叙述了在巩固主流媒体舆论宣传教育基础上传统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加之其他社会行为主体的网络治理功能;公民个体层面,从培养高素质的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人才与引导意见领袖营造有序网络氛围,以及提升公民网络意识形态凝聚力三个角度论述了意识形态工作专职队伍的建设。力求在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本质的基础之上,深入探寻实现其现实价值的多元综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