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角下贵州瑶族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视觉形象研究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余压芳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8[工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主 题:传统村落文化空间 视觉形象 符号 识别与传达 贵州瑶族
摘 要: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在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产业兴旺得到长足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振兴成为主旋律。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包含了物质与非物质等丰富的文化信息,是文化振兴与传承的发力之处。信息化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快速、准确、形象的特点,以视觉传播为主要方式;因此选取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视觉形象作为切入点解析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文化空间是文化表现形式的地点和行为,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符号;当前,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研究在发展保护策略方面较多,视觉形象领域研究较少。视觉形象能够传达文化本身的意义,符号学与意义、传播联系紧密,能够作为文化空间视觉形象研究的纽带和方法,补齐短板。这对构建传统村落视觉形象、传播民族文化具有较大意义,不仅是当代学者的诉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瑶族是贵州的世居民族之一,有着绚丽多彩而神秘的民族文化。贵州瑶族人口较其他省份的少,但支系众多、分布广泛,并与贵州其他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交融。这使贵州瑶族与其他省份瑶族有着不同之处,同其原生文化也面临弱化甚至消失的危机,因此保护贵州瑶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具有必要性;贵州全面脱贫的背景下,以文化传播为目的,对资源禀赋较好的瑶族传统村落进行了文旅融合的开发实践,因此也具有研究可行性。通过田野调查、文献归纳、归类分析等方法,对贵州瑶族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进行深入调研与特征分析;通过各支系相互对比,总结出文化空间视觉形象特征,并发现文化空间视觉形象识别和传达遭遇了一定困境;利用学科交叉方法,在符号学的视角下推演出视觉形象的分类,并构建识别体系与传达机制;进而就视觉形象识别结果,提出视觉形象在空间中的传达策略;最后选取典型贵州瑶族传统村落对视觉形象的空间传达,应用在规划实践中。在对贵州瑶族传统村落调研的基础上,文化空间视觉形象特征由文化空间本体、使用主体外观与和行为活动构成,得出视觉形象具有物质与非物质共生、种类繁多、层次丰富、文化内涵强等特征。在符号学方法的指导下,初步构建视觉形象识别体系,由境筑生礼像5个目标层、19个准则层组成;进一步贵州瑶族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实际情况,得出74个指标层。在识别体系下,结合符号学理论推演视觉形象的传达机制,分别是空间维度的四维、三维、二维空间逐级传达、以及识别体系之间各层级符号承载关系的逐级传达。基于视觉形象识别体系和传达机制,制定视觉形象传达的策略,包括视觉形象传播环境的提升和视觉形象符号的空间传达;结合实际案例,分别对文化传播环境与自然传播环境、整合建筑功能与创造建筑形式、图像符号与物品符号的跨级传达、制度环境与网络环境的联动发展几个方面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