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下企业IPO失败的原因及溢出效应研究 ——以泰达新材为例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河流;陈国汉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摘 要:我国依托科创板推行注册制改革,通过不断探索完善,最终于2023年施行全面注册制,注册制改革作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推手,同时也推动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背景下,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失败的原因及其对同行业企业的溢出效应。通过对2019至2023年间科创板与创业板拟上市企业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结合泰达新材的IPO失败案例,本研究深入剖析了监管机构的核心问询要点,并从多个维度对企业IPO失败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注册制下企业IPO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财务准确性问题、持续经营能力不足、内部控制有效性缺失、信息披露不充分、独立性缺失、合规经营问题、股权架构问题和募投项目不合理等。同时研究了企业IPO失败的溢出效应包括了对企业自身的影响,也包括了对同行业及监管部门、中介机构、投资者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IPO失败事件对同行业企业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溢出效应,对同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产生的溢出效应则并不显著。研究企业IPO失败的溢出效应有利于帮助拟IPO企业及同行业企业对自身内部控制、财务规范等方面做出改进,同时也有利于帮助监管层和投资者发现潜在风险,及时做出应对。IPO过程中,保荐机构执业质量不一,部分申报材料频繁撤回;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失察,导致审计失败,这些凸显了注册制下中介机构的选择对企业IPO成功的重要性。最后,本文深入探究了案例企业IPO上市失败所暴露的问题、产生的溢出效应,针对企业层面,中介机构层面及监管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系统梳理了注册制下企业IPO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注册制下拟上市企业IPO审核通过率的建议。对于正在排队上市或是有IPO计划的企业而言,本研究在其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其更好地规划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