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视野下的长沙花鼓戏研究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那晓波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 13[艺术学] 06[历史学] 060207[历史学-专门史] 0602[历史学-中国史]
摘 要:长沙花鼓戏是湖南地区一种以长沙官话作为舞台语言的民间小戏。它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于旧长沙府的十二属县(长沙、普化(今望城)、湘阴、浏阳、醴陵、湘潭、湘乡、宁乡、益阳、茶陵等地)形成并广为流传。作为地方戏曲的长沙花鼓戏,文化内涵丰富、表演形式多样、经典剧目众多。同时作为诞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长沙花鼓戏,它是民俗活动的形象载体。它本身即是一种活的民俗事象,同时也包含着大量的民俗文化。长沙花鼓戏作为一个活的民俗事象,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与以往的研究相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笔者运用民俗学的视角首先探索长沙花鼓戏表演、表演者和观赏者所包含的民俗学含义以及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从长沙花鼓戏剧本着手,展示其中所包含的民俗事象,探究这些民俗事象背后所包含的风俗习惯与价值观念。其次,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田野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全文共分为四章。第1章作者在查阅了大量书籍和文献材料后对长沙花鼓戏的产生和发展等历史概况进行了梳理。以长沙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切入点,分析了长沙花鼓戏在此形成的原因。随后又对长沙花鼓戏的各发展阶段、流派、流布区域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在第2章中作者通过走访“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湘潭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展演团以及“八仙桥业余花鼓戏活动中心等单位和表演场地更深入地了解到了长沙花鼓戏的戏班组织形式、表演形式以及观众对于花鼓戏的评价标准等内容。第3章作者以长沙花鼓戏的剧本为依托,探讨了长沙花鼓戏与民俗的关系,挖掘了这些民俗中所蕴含的文化与观念。在第四章作者阐述了长沙花鼓戏传承的价值和意义,陈列了长沙花鼓戏当前面临的困境并对面临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之后针对如何促进它未来的延续与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