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汉代医简》痹证方药的证治规律及治寒/热痹代表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应存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收集《武威汉代医简》相关文献资料,整理武威医简中与治疗痹证有关的方剂,结合现代医家运用武威医简方辨治痹证的临床经验及相关临床研究,分析、总结武威医简痹证方药的证治规律;此外,对其中目前临床运用比较成熟的治疗寒痹代表方治伤寒逐风方和治疗热痹代表方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探,为日后武威医简痹证方药进一步的临床、实验研究以及中医痹证治疗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1)利用中医文献学的方法,以武威医简痹证方药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武威医简痹证方药、现代医家以武威医简痹证方药辨治痹证的临床运用和研究等相关资料,综合运用比较、推论、总结的方法,探讨武威医简痹证方药的证治规律。(2)运用现代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析讨论治伤寒逐风方和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结果:(1)在所整理的武威医简9首痹证方药中,治伤寒逐风方、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治痹手足臃肿方、瘀方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部分膏药方尚未得到挖掘应用,其治疗痹证的真实疗效如何有待临床、实验等方面的实践和验证。从这9首治痹方药中已可窥见辨证论治的雏形,基本将痹证分为寒证、寒热错杂证、血瘀证、肝肾不足证来进行论治。所用药物以温中补虚、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药性以辛、苦、甘、温为主,主归肾、肝、脾、胃经。整体体现出辨证施治、寒热并用、表里双解、肝肾为要等治痹特色,且重视活血化瘀法的应用;(2)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初步得出:治伤寒逐风方可能是通过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等59种活性化合物成分作用于104个靶点来发挥治疗RA的作用,其中AKT1、TNF、IL6、IL1B、TP53、PTGS2、JUN、MMP9、CASP3、CXCL8等为治疗RA的核心靶点,通过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可能是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115种活性化合物成分作用于128个靶点来发挥治疗RA的作用,其中TNF、AKT1、IL6、TP53、IL1B、JUN、MMP9、PTGS2、CASP3、MAPK3等为治疗RA的核心靶点,通过癌症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凋亡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结论:武威医简中的9首痹证方药除部分膏药方外已在临床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临床试验证实疗效满意,但尚欠缺作用机制方面的相关研究。在辨治痹证时所用药物以温中补虚、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体现出辨证施治、寒热并用、表里双解、肝肾为要等治痹特色。通过借助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其中临床应用比较成熟的治寒痹代表方治伤寒逐风方和治热痹代表方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治疗RA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发现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疾病的特点。综上所述,武威医简痹证方药能够为临床痹证治疗提供有益借鉴,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