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宋代花鸟画诗性表现的文化成因及嬗变研究 收藏
宋代花鸟画诗性表现的文化成因及嬗变研究

宋代花鸟画诗性表现的文化成因及嬗变研究

作     者:王瑞宇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郑胜利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304[艺术学-美术学] 13[艺术学] 060204[历史学-中国古代史] 06[历史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主      题:宋代花鸟画 诗性表现 文化成因 嬗变 

摘      要:中国绘画在历史发展中长存数千年,从萌芽时期到鼎盛时期,历经变迁才有如今盛况。宋代作为绘画的高峰期本就值得深刻探讨,因此,关于宋代花鸟画的研究鳞次栉比,而诗性与花鸟画之间的探索尚且不够深入和细致,仍有浩瀚的研究空间。诗性意识长期立于中华文明长河之中,从原始时期无意识的存在到后来有意识的运用,至宋代仍方兴未艾,其生命力之强引笔者瞩目。本文选择宋代花鸟画的文化成因及嬗变角度,来阐述宋代花鸟画诗性表现的时代特征。笔者主要从五个部分进行宋代花鸟画诗性表现的论述,第一部分:首先对“诗性进行考辨,初步理解其意,确定它在古文献、古画论的缘起及发展。将绘画中容易与之混淆的概念梳理论述,以便阐释诗性于中国画的深意。第二部分:研究宋代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社会氛围等多方面内容,探索花鸟画诗性表现在宋代的文化成因,为后续嬗变研究做好铺垫。第三部分:这是本文的重点,笔者以时间线索为切入点,各时期花鸟画的特征变化为主线展开,以图证史,借画家作品力证诗性表现的嬗变。第四部分:宋代花鸟画的诗性表现精髓是“格物致知理学思想,探讨院体花鸟画“格物穷理与文人花鸟画“于物得知的诗性表现,增加论文结构体系的完整性。第五部分:通过论述宋代花鸟画诗性表现的时代意义以及后世的影响和借鉴,让观者对宋代绘画的文化成因及嬗变有更深刻的认识。总之,通过对诗性的溯源,研究诗性表现出现的历史文化原因及其在花鸟画上的嬗变,笔者对宋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分析,画家代表作品的辨析,揭示花鸟画在宋代的发展规律,并且上升到宋代花鸟画诗性表现的诠释。笔者尽全力挖掘宋代花鸟画的全面貌,致力于诗性表现的演变,期冀丰富宋代绘画的研究路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