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链接空间延续性设计优化研究 收藏
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链接空间延续性设计优化研究

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链接空间延续性设计优化研究

作     者:董策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邵峰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工学-建筑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主      题:地下公共链接空间 延续性 优化策略 城市设计 青岛地下空间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建设,依托轨道交通建设为主的地下空间呈现建设速度快、分布数量广的特点。面对大型地下公共空间对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尺度冲击、空间使用浪费的现象,以及远离轨道交通的中小尺度地下公共空间孤立发展、与城市公共空间结构失衡的局面,探索以地下公共链接空间延续性优化策略研究作为整合城市空间、链接人文生活的应对方法。地下公共链接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链接使用者日常通行活动以及交往的场所。存量规划的现实环境以及城市设计关注的内容赋予既有地下公共链接空间良好的发展契机,伴随着研究关注地下公共空间细部与人性化设计的发展趋势,深入剖析与总结提炼既有地下公共链接空间延续性优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基础之上,研究了地下公共链接空间类型、构成要素与内涵,明确研究的对象与案例选取范围。以城市建筑一体化理论、边界效应理论以及环境行为学理论为基础,延续性设计优化为目标,以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链接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对青岛中心区地下公共链接空间实例研究,选取综合环境、空间本体以及行为活动层面作为研究视角,归纳延续性设计影响要素。以青岛中心区三处重点地下公共链接空间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线式、面式以及复合式地下公共链接空间的延续性现状特征与问题,探析青岛市内既有地下公共链接空间延续性方式,进而总结分析城市地下公共链接空间延续性设计优化的内容需求,凝练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链接空间延续性设计优化策略。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链接空间的延续性问题需要通过城市设计方法来解决,以结构整体连续化、功能空间复合化、交通联系网络化以及空间过渡人性化四项延续性优化原则为指导,与青岛市中心区地下公共链接空间所处老城区的活力导向需求、滨海景区的休闲文化需求以及商业中心区的功能复合需求相呼应,在多维城市设计目标的基础之上提出延续多重空间秩序的关联整合、延续多元要素组织的互动融合以及延续多维感知参与的活力聚合策略及其具体操作设计方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