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工科院系如何推动教师教学创新 收藏
工科院系如何推动教师教学创新

工科院系如何推动教师教学创新

作     者:徐孜立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郭卉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02[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主      题:卓越计划 策略制定 工科院系 教学创新 

摘      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自2010年启动至今已十年有余,引领了我国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面变革。教师教学创新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工科院系作为“卓越计划的重要执行主体,在计划解读的基础上展开了相应部署,对推动教师实施教学创新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聚焦于院系层面,通过与武汉市三所高校八个工科院系的教学副院长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了“卓越计划下工科院系推动教师教学创新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基于连续比较的方法,对“卓越计划下工科院系推动教师教学创新所使用的策略和院系策略制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归纳,并借鉴施耐德和英格拉姆的政策工具分类理论及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TPB)构建了相应框架。“‘卓越计划’下工科院系推动教师教学创新的策略框架主要包含权威敦促、激励机制、能力培养、精神规劝和自主发展五大类策略。除权威敦促外,其余各类使用均较为充分。基础性的激励机制和能力培养策略使用最为普遍,但存在同质化、表面化等问题;进阶性的精神规劝和自主发展策略方面,各院系使用深度差异较大。“‘卓越计划’下工科院系推动教师教学创新策略制定的解释框架认为,策略制定主要由院系行为意向决定,政策执行态度、执行期望感知和实施能力认知三个因素构成行为意向。政策执行态度指院领导及教学副院长本人对“卓越计划的认可程度;执行期望感知是指院系感知到的国家和所属高校两方对“卓越计划执行效果的期望情况;实施能力认知是指院系对在本单位内推行相关策略的支持与阻碍的评估,主要包含院系环境和资源、目标群体意愿三个方面。本研究最后对“卓越计划与院系策略制定之间的关系展开反思,归纳出政策作用于院系行为的压力、动力两种机制,进而指出作用效果的提升途径与作用过程中须警惕的非意图后果。未来要加强工科院系对教师教学创新的推动效力,应重点解决理念阐明、高校定位、院系内外部治理、策略优化、文化与认知塑造等多方面的问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