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非病理性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血流密度及功能变... 收藏
非病理性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血流密度及功能变...

非病理性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血流密度及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     者:杨宇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范玮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2[医学-眼科学] 10[医学] 

主      题:白内障 高度近视 超声乳化吸除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 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fERG) 黄斑区血流密度 功能 

摘      要:目的:1.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评估非病理性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emulsification and aspiration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PEA+IOL)术后黄斑区微循环血流的改变。2.利用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 ERG)技术评估非病理性高度近视患者PEA+IOL术后黄斑区功能的变化。3.探讨mf ERG测量的功能指标和OCTA测量的血流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拟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行PEA+IOL手术的38名白内障患者入组。根据眼轴长度划分为高度近视组(A组,AL≥26.5mm)和对照组(B组,22mm0.1)。3.通过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两组患者PEA+IOL术后parafovea或perifovea区域的视网膜血流密度(SVD、DVD)和视网膜厚度(RT)均增加(all P0.05)。A组和B组术后任一时间点fovea区域的CVD的平均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l P0.10)。4.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术前及术后A组mf ERG R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