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塞尔维亚汉语传播中的“中国形象”调查与教学实验——以贝尔格莱... 收藏
塞尔维亚汉语传播中的“中国形象”调查与教学实验——以贝尔格莱...

塞尔维亚汉语传播中的“中国形象”调查与教学实验——以贝尔格莱德市第六中学汉语课为例

作     者:周雨虹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杜晓莉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汉语传播 中国形象 塞尔维亚 教学实验 

摘      要:一直以来,汉语传播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无论是汉语学习者、还是推行汉语课程的国家,其数量都在持续增长。“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新一轮的汉语热潮再次掀起。然而,受客观环境影响,也受汉语学习者的主观能力制约,汉语及汉语所描绘的中国现实、所承载的中国形象并没有得到充分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就启发笔者在汉语传播中融入有关中国形象的内容,为汉语学习者打开一扇学习汉语、认识中国、构建并理解中国形象的窗户。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后,塞尔维亚同中国建立了更加坚实的伙伴关系。基于两国既存的友好合作,加上汉语教学已经是塞尔维亚外语教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前提下,汉语有助于中国形象在塞尔维亚的深入传播。借助汉语传播,让塞尔维亚的汉语学习者们认识到一个经济发展、人民友善、文化繁荣、民族多样、风景优美、科技进步、充满活力与生机的中国形象,也是汉语教师们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高的责任和义务。国家形象的研究起源于美国的传播学界,后来扩展到国际关系、文学、影视艺术等其他领域。在整个学界的研究推动下,语言学界也逐渐开始从汉语教材的话语修辞、汉语传播的平台建设、汉语学习者的主观认知等角度探究中国的“国家形象。笔者注意到,在汉语传播和中国形象相结合的现有研究中存在着理论较多、实践不足的问题,且讨论范围多集中于汉字文化圈。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汉语教学经历,从更加细微、细致的地方着手,以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市第六中学的汉语教学实验课为例,探索塞国汉语学习者眼中的中国形象,为借助汉语传播塑造提升中国形象提供参考。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必要性与可能性、现状、方法及意义,并对文中出现的“中国形象和“汉语传播两个重要术语作了说明;然后对塞尔维亚高中生原有的中国形象认知作了初步的调查和成因探究,同时分析了所使用教材在塑造提升中国形象方面的优缺点,并据此设计实施了塑造提升中国形象的汉语教学实验;接着分享了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了学生们在实验结束后的中国形象认知,并进行了教学反思;最后总结并提出了塑造提升中国形象的汉语教学建议。全文的研究内容如下: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初步探知了塞尔维亚学习汉语的高中生们已有的中国形象认知(即他者形象),发现由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这一形象是片面的、传统的,与中国构建的自我形象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即错位形象)。于是笔者分析了所使用的汉语教材,从语音、词汇、汉字、句子、文化等角度融入有关中国形象的内容,重新设计汉语课程,在贝尔格莱德市第六中学开展汉语教学实验,综合运用任务、视频、对比等多种教学法,从汉语知识、专题介绍、活动体验等多个角度修正、完善、补充有关中国形象的内容,以增进学生对中国形象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塑造提升学生的中国形象认知。实验结束后,笔者对学生们的中国形象认知进行了再次了解,也从中认识到,尽管教学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们心中的中国形象得到了塑造或提升,但此次实验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最后,笔者结合实例进行了教学反思,围绕“教材“教学和“教师三个方面提出了在塞尔维亚传播汉语的过程中塑造提升中国形象的具体方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