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患者不同肠型的肠道微生态特征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韩振国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摘 要: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患者不同肠型的菌群组成、SCFAs水平及甲烷含量。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49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收集个人信息及采集粪便标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检测肠型、菌群结构的多样性及属水平的微生物组成,揭示各组肠道微生物的菌群特征及差异。用气相色谱检测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表达水平,用肠道发酵气体分析仪检测体外模型中发酵24h后的甲烷含量,最后根据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两种不同肠型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特征。结果:1、与拟杆菌型组相比,普氏菌型组的丙酸含量及丁酸含量显著降低(0.048,0.044,p0.05),而乙酸、戊酸及甲烷含量未见明显差异。2、qPCR检测显示拟杆菌型组中乳杆菌属含量与双歧杆菌属含量大都低于60%,而产丁酸菌含量大都小于50%;普氏菌型组中乳杆菌属含量大都低于55%,而产丁酸菌含量大都低于50%。3、肠道内两大有益菌的乳杆菌属与乙酸、丙酸、丁酸及戊酸具有显著相关性,而双歧杆菌属只与丙酸、丁酸及戊酸呈正相关。结论:1、拟杆菌型组和普氏菌型组患者粪便有益菌和有害菌的含量组成相似。2、拟杆菌型的菌群类型可以更有效地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相应的SCFAs,因而丙酸含量及丁酸含量高于普氏菌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