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全肺切除术后病人预后及生存期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收藏
全肺切除术后病人预后及生存期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全肺切除术后病人预后及生存期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作     者:党志航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姚继方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全肺切除 局部晚期肺癌 并发症 预后影响因素 

摘      要:胸膜外全肺切除术(extrapleural pneumonectomy,EPP)于1933年首次应用于肺癌的手术治疗,从此拉开了肺癌手术治疗的序幕。对分期较早的肺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治疗通常是最优选择,但针对局部晚期的肺恶性肿瘤患者,当采用了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等辅助疗法后,也能够获得手术治疗的机会。如果中心型肺癌的病灶面积较广,累及整个肺门而又无法进行全肺叶切除术或袖式切除术者,则应进行全肺切除术以使病灶获得完整的切除。全肺切除术是一项根治性术式,通常包括切除病变侧的全部肺组织,但有时也需要切除同侧的部分膈肌和心包,以及重建后二者结构。这篇文章中介绍了关于全肺切除术技术的进展、患者的评估以及其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影响因素的介绍。目的:通过对已行全肺切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按照术前是否行新辅助化疗将病人进行分组,研究术前患者身体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对于患者预后及生存期的影响,从而更加科学合理的掌握全肺切除的适应症,使患者能从该术式中获取最大的收益,促进全肺切除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一科和胸六科住院,需要行全肺切除,并且经评估,术前心肺功能检查均可耐受手术。所有患者均为根治性切除,接受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行常规气管插管,切口以后外侧为标准。本研究共计纳入患者的病历资料111例,截至随访时间为2022年12月。所有病理分期均采用术后分期。术后患者定期接受常规体格检查、颅脑CT检查、胸部CT检查、腹部CT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必要时接受骨扫描或PET-CT检查。若有肿瘤复发或转移征象,患者立即就诊并行对症治疗。评估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死亡率及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和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应用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生存相关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筛查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Co 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P0.05),各种亚组(年龄、性别、吸烟史、TNM分期、手术部位)下结果分析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2.T分期、N分期、总分期、病理类型、是否存在脉管瘤栓、是否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是否复发转移,这些影响因素对OS和DFS结果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单纯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并不能影响全肺切除术后患者的OS和DFS。2.在两组中,分期越早,OS、DFS越长;鳞癌相对于腺癌来说OS和DFS均更长;术后病理脉管瘤栓阴性者相较于阳性者OS和DFS均更长;未发生支气管胸膜瘘者相较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者OS和DFS均更长;未发生转移者相较于发生转移者OS和DFS均更长。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