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绩效期望落差对企业捐赠行为的影响研究 收藏
绩效期望落差对企业捐赠行为的影响研究

绩效期望落差对企业捐赠行为的影响研究

作     者:吕艾霖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益民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120404[管理学-社会保障] 

主      题:企业捐赠 绩效期望落差 可修复水平 政治关联 高管持股 

摘      要:在三次分配和共同富裕的发展格局下,现代企业不仅要“办好自己的事,更要“办利国利民之事。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平衡经营利润和社会责任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这意味着企业在为股东创造经济利润的同时,还需要承担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慈善捐赠逐渐成为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普遍方式。然而,现代企业的主要目标仍是追求经济利润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慈善事业被视为“好事,而不是“必做之事。当经营状况良好时,拥有冗余资源的企业通过捐款捐物等手段承担社会责任无可厚非,而在困难时期,追求经济收益的企业不会主动分配企业资源来解决社会问题。现实却表明,相当一部分绩效表现并不突出甚至发生负面绩效的企业在慈善捐赠中仍有着不俗表现。出现绩效落差的企业为何会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捐赠之中?这类面临消极绩效的企业如何回应外界对其社会责任承担的要求?为了探寻绩效落差企业的捐赠动机,本文引入绩效反馈机制。在企业行为理论和威胁刚性假说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当企业发生消极反馈时,管理者通过感知到的不同可修复水平做出是否捐赠的判断。然而,可修复水平并非一成不变,企业嵌入的环境和所拥有的关键资产都会作用于其移动方向与幅度,促使本文关注到政治关联与高管持股情况对落差企业捐赠决策的情境影响。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绩效期望落差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以及政治关联和高管持股因素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绩效期望落差和企业捐赠行为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这是由于在绩效落差的不同区间,企业感知到的可修复能力变化引起风险承受能力的动态变化。一方面,当企业的负面绩效反馈处于期望水平与生存点之间时,管理者强烈的避免失败的动机使得其比处于成功状态中时愿意承受更大的风险,当捐赠机会出现,他们更可能通过慈善行为获得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回应(“迎难而上)。另一方面,当绩效期望落差位于可修复水平与生存点之间时,资源约束和生存威胁降低了决策者的风险承担水平,企业倾向减少捐赠支出以降低经营成本(“知难而退)。(2)在面临同样的负面绩效反馈时,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感知到的自身经营和修复能力更高,促使修复水平向生存点移动,政治关联强化了绩效期望落差与企业慈善行为之间的倒U型关系。(3)持股高管们对损失威胁的感知比对获利的感知更为敏感,面临负面绩效反馈时他们感受到的风险更高,削弱了对企业损失状态下可修复水平的判断和捐赠的战略意向,高管持股弱化了绩效期望落差和企业慈善行为的倒U型关系。本文立足于本土情境,丰富了企业慈善捐赠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将负面绩效反馈引入到企业捐赠行为的前因研究中,拓宽了捐赠行为主体的相关研究,关注到绩效反馈机制所引起的捐赠这类非市场响应行为,捕捉到了绩效期望落差状态下企业捐赠行为的差异化表现,拓展了绩效反馈和组织战略响应的研究。此外,本研究也为出现绩效落差企业的管理者看待绩效问题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启示,调整捐赠战略可能为企业带来新的转机,政府也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对相关企业予以补贴和支持,降低企业削减社会捐赠的可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