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考虑空间尺度效应的辽宁省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收藏
考虑空间尺度效应的辽宁省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考虑空间尺度效应的辽宁省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作     者:曹爱华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任东风;刘晓忠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07[理学] 08[工学] 0713[理学-生态学]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主      题:景观生态风险 空间自相关 异质性演变 地理探测器 DPSIR模型 

摘      要: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态服务,然而人类社会的不断扩张使得全球绝大部分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都直接或间接地承受着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压力和胁迫,进而导致了诸多的生态风险。鉴于此,本文以辽宁省2000、2010和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现状为研究基础实证研究区,估算了景观生态风险指数,探讨了景观生态风险的尺度响应和格局聚类演变机制。另外,为更加真实地反映生态环境的因果关系,本文耦合了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通过实验法寻找各评价指标的最佳离散法和分类数,分层次分析了辽宁省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主要驱动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20年,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总体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是辽宁省的最优势地类,占研究区域40%以上。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研究区内总面积的20.39%和4.98%分别发生了转移,且转移面积呈逐年减少态势。2000-2020年,城市的向外增长导致了建设用地景观破碎化值始终较高。林地和建设用地的景观优势度较大,可被认为是影响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2)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对研究尺度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研究发现乡镇尺度为辽宁省景观生态风险的最优研究尺度。辽宁省景观生态风险指数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增。景观生态风险指数较高的乡镇在空间上更易聚集,且景观显著性变化趋势与聚类趋势大致相同。(3)从构建的评价体系准则层来看,驱动力(31.552%)压力(25.988%)响应(17.848%)状态(15.509%)影响(9.104%)。各指标的解释力排序为:人均GDP年均气温NPP人口密度GDP年降水量城镇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农作物播种面积NDVI夜间灯光总量高程。交互探测表明辽宁省景观生态风险大概率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同时存在着自然和人为的潜在风险,未来需要加大力度因地制宜引导辽宁省人地关系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该论文有图26幅,表14个,参考文献96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