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拾壹)字用研究 收藏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拾壹)字用研究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拾壹)字用研究

作     者:李汶珈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司曉蓮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0601[历史学-考古学] 06[历史学] 060108[历史学-古代文字与铭刻] 

主      题:《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拾壹) 字頻 字用 字際關係 

摘      要:《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較好地保存了戰國時期楚系文字使用的真實面貌,通過對其單字字頻、字用屬性、字際關係及其成因進行系統探究,能夠清晰準確地瞭解文字使用規律,展現其在漢字職用學史上的價值。經過統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拾壹)總字數共8177個,排除殘缺字、異寫字、重文,不重複的單字共1338個。其中高頻字區共85個,佔總字數的6.35%;中頻字區共458個,佔總字數的34.23%;低頻字區共795個,佔總字數的59.42%。字頻的高低和文字的構詞功能成正比,與在簡文中出現的累計覆蓋率成反比。各字頻區文字使用差異較大,記詞內容各有側重,低頻字區單字筆畫相對複雜,字頻的分佈與簡文作爲書類文獻和術數類文獻的性質相關。就字用屬性而言,本用佔主導地位,只有本用的單字共有724個,佔字用總量的54.11%。只有借用的單字共有515個,佔字用總量的38.49%。借用職能靈活,又可分爲通假、假借、通假和假借三種類型。兼用的單字共有99個,佔字用總量的7.40%,包含本用和通假,本用和假借,本用和通假及假借三種組合類型。簡文字際關係較爲複雜,多爲異體、通假現象所致。異寫字包括構件異寫字和筆畫異寫字。其中構件異寫字又可細分爲增繁無義偏旁、累增相同構件、構件位置不同、增減間接構件四類。筆畫異寫字可細分爲增繁飾筆、增減筆畫、變化體式三類。異構字則包括因造字法不同所致、增減表義構件所致、增減表音構件所致、構件選擇不同所致這四類。經統計,簡文共有通假字587個。其中,與本字有形體聯繫的通假字多於無形體聯繫者,有聲符聯繫者多於有形符聯繫者,說明書手選用通假字時傾向於選擇形體上有關聯的,且主要留意其示音作用的聲符,而不太關注其形符。通假字和本字在音韻上的關係多以韻部相同爲主,所佔比例達到82.46%。在數量對應關係中,一個通假字對應一個本字的情況佔絕大多數,說明大多數字在借用時趨向比較單一。上古漢字字數較少、孳乳混用和社會環境等客觀因素以及書手尋求差異化、古人用字尚音或從簡的心理作用等多種主觀因素促使《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拾壹)的字際關係較爲複雜。這是文字在使用過程中不斷適應社會發展,滿足人們生活需求,從而記錄日益豐富的語言詞彙的必然趨勢。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