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虞城县小城镇公共空间优化研究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陈萍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工学-建筑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摘 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小城镇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各大产业逐渐兴盛,居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城镇公共空间发展长期滞后,与城镇经济发展速度不能匹配,相应的高质量公共空间不足,居民户外活动高质量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久之会阻碍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影响城镇总体发展。小城镇公共空间在优化城镇环境、开展高质量户外活动、体现地域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如何促进小城镇公共空间良性发展是目前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问题。文章以虞城县小城镇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虞城县小城镇公共空间进行实地测量和走访调研等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句法分析虞城县小城镇公共空间在现状和规划方案的整体结构特征,并总结城镇公共空间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达到虞城县小城镇公共空间优化发展目标。文章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交代了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内容和方法等,同时对国内外在小城镇公共空间建设方面的现状及发展动态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是相关理论研究。首先,对小城镇的概念以及公共空间概念类型进行介绍;其次诠释空间句法理论概念、量化指标;最后对空间句法在小城镇公共空间研究中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第三章是虞城县小城镇公共空间基础研究。了解虞城县背景概况及确定样本城镇,根据点线面空间形态对城镇公共空间进行分类调研;对空间中的不同活动特征进行归纳并统计城镇主要街道人车流量;最后提出虞城县小城镇公共空间现状问题。第四章基于空间句法对公共空间进行量化研究。首先,根据城镇路网现状以及研究目的确定研究方法和选择句法模型;然后在量化分析的角度依据句法参数,从虞城县小城镇公共空间的空间分布、空间组织、人流动态三方面进行特征分析;最后总结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在基础研究和句法分析的前提下,对规划方案进行空间句法分析以判断规划方案是否解决了现有空间中的问题,对不足之处加以总结,结合现状和规划后的公共空间特征及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第六章为结论章节,对文章概括总结,指出文章不足之处,表达写作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