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纳米乳液递送姜酮酚的体外消化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收藏
纳米乳液递送姜酮酚的体外消化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纳米乳液递送姜酮酚的体外消化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作     者:谢甜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唐忠海;范伟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姜酮酚 纳米乳液 生物可及率 药物代谢动力学 口服生物利用度 

摘      要:姜酮酚(CHO)是生姜中一种分子结构与姜辣素、姜烯酚相似的芳香族酚酮化合物,具有抗炎、促进细胞凋亡、降血糖、改善记忆、保护神经、抗氧化和减肥等活性。由于是一种脂溶性活性成分,水溶性差,经口服摄入后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很低。此外,还因其具有辛辣刺激的特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食品与医药领域的应用。纳米乳液递送系统常用来包封、保护、运送脂溶性生物活性物质,提高其生物利用率。目前,国内外关于姜酮酚纳米乳液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应用高压均质技术构建姜酮酚水包油型纳米乳液,研究纳米乳液对姜酮酚生物利用度的提升作用,为解决姜酮酚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吐温80为乳化剂,制备了菜籽油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和20%的4种姜酮酚纳米乳液,使用纳米粒度仪测量其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和Zeta电位,结果表明纳米乳液平均粒径随菜籽油质量分数的增加显著增大,当菜籽油含量为15%和20%时,PDI更小,颗粒分布更集中,Zeta电位则无显著性差异。(2)通过体外消化模拟实验,测量消化液粒径分布、电位、微观结构、游离脂肪酸释放率和生物可及率。发现各配方纳米乳液粒径分布、电位及微观结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口腔、胃和小肠消化阶段,粒径呈逐步增大趋势。Zeta电位绝对值在唾液与胃液中降低,小肠液中升高;菜籽油质量分数对脂肪消化程度没有显著影响,然而当菜籽油质量分数仅为5%时,前30 min内游离脂肪酸释放速率较慢;随着菜籽油质量分数的升高,姜酮酚在纳米乳液中的生物可及率分别为(61.90±1.14)%、(66.80±1.56)%、(80.50±2.5)%和(86.20±5.40)%,比对照组的(11.50±0.20)%有显著提升。根据上述实验确定,菜籽油质量分数为20%的配方为生物可及率最高配方,并选定该配方进入后续实验。(3)对最优纳米乳液配方进行贮藏稳定性测试,经过25℃及4℃温度下储存30天,平均粒径无明显变化,且未发生破乳现象,说明该纳米乳液在常温及冷藏情况下,储存稳定性良好。(4)以姜酮酚和姜酮酚纳米乳液给药CD-1小鼠(10 mg/kg剂量,n=3),于不同时间点眼底静脉丛取血(0.25 h、0.5 h、1 h、2 h、6 h和12 h),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药浓度,绘制药代动力学曲线。结果显示姜酮酚在纳米乳液中的最高血药浓度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为对照组的10.78倍和9.12倍,说明纳米乳液配方可显著提升姜酮酚的体内生物利用度。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