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普通中学校内考试改革研究——以高一化学为例 收藏
普通中学校内考试改革研究——以高一化学为例

普通中学校内考试改革研究——以高一化学为例

作     者:刘冰洁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臧铁军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02[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主      题:校内考试 诊断性 命题方法 考试改革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围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文件。其中,考试改革是重要的改革举措之一。考试改革的根本要求,是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发挥“指挥棒的正面导向作用,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考试成为促进学生发展与提高教学质量的育人工具。“双减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课外辅导,实质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为达到这一目的,多数学校大幅减少考试次数,从数量上降低学生的考试压力,这实则对考试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每次考试都要实现效益最大化。考试的高效性,体现在学生通过每次考试能够找到自身学习的优势与不足,在后续学习中针对性弥补;教师能够根据考试信息调整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辅导。这样既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避免盲目训练,又能减轻频繁考试带给学生和教师的压力和负担。校内考试改革立足于国家政策文件对考试改革的要求,以校内考试的系统性转变作为研究重点,探究“双减下高效考试的改革路径。首先,将政策文件中考试改革的方向及原则进行系统梳理,厘清考试改革的总体目标。其次,对课程标准进行分析,找出对学业评价和考试命题的具体指导,研究校内考试从考试目的到命题方向的应然形态。在技术层面,基于国家政策文件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标准参照测验理论和认知诊断测验理论为技术支撑,在标准参照测验的编制框架中,借鉴认知诊断理论和方法,增强当前校内考试的诊断功能;对考试数据加大诊断和分析力度,改变考试结果使用的方式方法。通过改革将考试转变为以诊断学情、改进教学为主要功能的“健康体检。创新之处在于依据国家政策文件对考试改革的应然方向,建构一种新的校内考试模式,实现从考试方向到考试功能,再到具体命题程序的系统转变。首先,以标准参照测验和认知诊断测验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校内诊断测验的基础,从理论上建构校内诊断测验的模式,提出校内诊断测验的编制方法和命题程序,而后采用实证研究法在实践层面开展研究设计。第一步,与郑州市Z中学高一年级教研组的四位化学教师共同组成命题小组,按照改革后校内考试的命题思路和程序进行命题。以学生正在学习的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硫的转化》一节作为校内诊断测验的命题范围。第二步,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本节学习内容的要求,加之教师在日常教学和作业中发现的学生易错点,将其整理在命题蓝图的双向细目表中作为本次考试的学业水平检测目标和诊断目标,以双向细目表的内容维度和能力维度为依据,制定直接指导试卷命题的多维细目表。第三步,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命制符合要求的题目组成试卷,选取四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测试。第四步,对本次考试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从试卷的整体分析、知识组块与能力组块的分析、每道试题的分析及学生个人的学情分析四个方面开展分析工作,最终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情诊断报告。通过对上一轮的命题过程和考试数据进行总结与反思,针对试卷上的一些问题,与北京四位化学名师建立命题修改组,从四个方面给予调整与改进:在原命题蓝图中增加对学生障碍点的考查维度,同时在试卷上补充学生障碍点题目的设计,并对原试卷上不符合测验要求的题目进行修改与调整。以修改后的试卷为依据,讨论并完善知识组块和能力组块的更佳分类方式,使每一组块的所指更加完整和清晰。研究结果表明,校内诊断测验符合国家教育政策文件对考试改革方向的规定,能够落实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和考试命题的具体要求。经实测和数据分析验证,校内考试改革的理论构建逻辑清晰、具有较好的自洽性和实用性,从命题方法到命题程序基本实现了改革的预设目标:能够实现对学情的有效诊断,并提出学生学习的改进建议,避免“题海战术式的低效训练,有效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和学业压力。同时,考试的诊断结果也帮助教师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安排,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总体而言,实施改革后校内考试的效果是积极有效的,能够实现对学情和教情的有效诊断和改进。过去人们关注考试,找寻教学要跟随考试做些什么,现在要求考试首先关注教学的需要,关注学生学习成长所需要的导向和环境。通过考试找出学生学习和教学需要的东西,加强考试为学生、教学的发展服务功能。这样的考试能够帮助学生针对性地改进学习,避免过多的无效练习,有效减轻教学负担和学习负担。诊断、服务型的校内考试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考试的思想意识,使教和学之间发展积极互动的关系,营造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氛围,使教师和学生成为亲密协作的伙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