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贵州省粮票研究(1955-1966) 收藏
贵州省粮票研究(1955-1966)

贵州省粮票研究(1955-1966)

作     者:吴涓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何伟福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主      题:粮票 贵州省 粮食统购统销 计划经济 

摘      要:粮票是计划经济时期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下的一个特殊产物,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克服物资短缺问题而制定、发行、流通的一种以粮食票证为主,日用副食票证等作为补充的定量供应凭证。粮票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阶段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和见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透过它可以反映出其所在的年代的整体面貌,也可以看出该年代的发展变化。本文选择贵州省地方粮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论著、资料汇以及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料考察了贵州省地方粮票发行流通、使用管理以及封存销毁的过程,并且分析了粮票给百姓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试从中说明粮票在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粮票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居民日常物资的需要、稳定物价及社会安全、保障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其大范围的流通过程中,对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消费心态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人们形成勤俭节约、遵守规则的社会意识。但是,在粮票的发行使用及管理过程中也无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粮票的使用过程中伴随的某些不法行为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除此之外,粮票在当时作为城镇居民身份的象征,很大程度阻断了城乡间的沟通交流,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粮票实际上已然成为一种有价证券,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定程度的货币色彩。从某种角度上粮票在市场上施展了货币的部分职能,参与商品的交换或买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粮票甚至被称之为计划经济时期的“第二货币。计划经济时期粮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地位及起到的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因此对粮票进行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计划经济时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