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法律漫画的多模态隐喻研究 ——以中国主流法律报纸中的漫画为例 收藏
法律漫画的多模态隐喻研究 ——以中国主流法律报纸中的漫画为例

法律漫画的多模态隐喻研究 ——以中国主流法律报纸中的漫画为例

作     者:富海燕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杨增成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301[法学-法学] 050103[文学-汉语言文字学] 03[法学] 05[文学] 030101[法学-法学理论] 

主      题:legal cartoon multimodal metaphor representation discourse function 

摘      要:如今,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法律问题,如电信诈骗、个人信息泄露,新问题使得法律不断修订完善。法律媒体在法律的宣传中起到重要作用,常借助法律漫画吸引读者注意。法律漫画借助多模态隐喻,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抽象的法律概念或法律行为,如公平、诈骗等,有助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有效提升读者的法律意识。本研究旨在探索法律漫画多模态隐喻的工作机制及语篇功能。基于概念隐喻,多模态隐喻以及功能语言学,首先通过对法律漫画中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进行分类,总结法律漫画多模态隐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多模态隐喻在法律漫画语篇中的作用。研究语料为三个中国主流法律报纸中2019年12月至2021年9月的法律漫画中选取。根据Forceville(1996)针对多模态隐喻分类框架,笔者发现法律漫画包含两类隐喻类型:源域图像-目的域文字和源域图像-目的域隐含,二者都包含静态和动态型隐喻。当表现法律概念如法治、公平时,多用静态隐喻;当表现法律行为,此时的隐喻为动态隐喻,体现隐喻的动态性和叙事性。动态隐喻有时需要以静态隐喻为基础。同时进行了法律漫画和政治漫画以及广告之间的对比,发现了不同语类之间模态使用的不同及原因。基于以上法律漫画多模态隐喻的分析,从语篇主题、语篇衔接以及在语篇中的评价意义三个方面分析多模态隐喻在法律漫画语篇中的功能,研究发现:(1)通过梳理语料中隐喻常见的源域和目的域概念表征,可以发现常用的法律多模态隐喻架构,这些隐喻架构强化了法律概念,也进一步凸显法律主题。(2)语篇意义的衔接主要分为篇内衔接与篇外衔接。篇内衔接主要从概念意义与人际意义角度进行分析,篇外衔接从语境角度进行分析。在图文构成的多模态隐喻中,图文关系主要为详述和投射,前者文字为图像提供解释说明,后者提供图像未能呈现的内容,进行信息补充。图文配合使模态间意义更为衔接,达到语篇连贯的效果。在人际意义上,多模态隐喻的图像大都为高情态值,采用高饱和度和高亮度的颜色,极易吸引读者注意力;常用拟人手法赋予人物表情色彩与动作,表达态度与立场,与文字语气形成同一性衔接关系。在语境与语篇衔接关系中,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前法治文化为语篇理解提供文化背景,具体法律的实施背景以及法律事件提供了情景语境,两者都为隐喻的构建与理解提供支撑。(3)法律漫画多模态隐喻主要表达判定态度,对法律公平正义持支持态度,对各类违法犯罪持批判态度,较少涉及鉴别态度。由于语言的显性评价方式,图文多模态隐喻相比于图像隐喻态度意义的实现方式更为明显,更易被读者感知。研究结果可以帮助理解法律漫画多模态隐喻的工作机制及功能,也为漫画作者创作更好的法律漫画提供了借鉴。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相关建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