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学和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彭卓嵛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00506[医学-中医内科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主 题: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治疗 文献计量学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摘 要:目的:1.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借助Cite Space软件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相关文献的外部特征进行分析,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2.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借助SPSS Modeler18.0及SPSS Statistics 27.0软件对中医药治疗CAG相关文献的内部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组方用药规律,借此发挥数据挖掘的优势,为中医药治疗CAG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1.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4个国内公开数据库中与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文献,采用Note Express软件按文献外部特征的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最终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对关键词进行聚类、突现、时间聚类分析,绘制相关网络图谱,实现纳入文献的可视化分析。2.纳入符合文献外部特征的文献,按照文献内部特征的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后,利用Excel软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的方剂名称、证型、中药、功效、性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利用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利用SPSS Statistics 27.0软件进行中药聚类分析。结果:1.对纳入符合文献外部特征标准的中医药治疗CAG的文献2631篇文献分析结果:(1)发文量呈稳定趋势;(2)共涉及355种期刊,其中《中医临床医院》期刊载文量65篇位于第一,排名前18的期刊中有11种期刊是核心期刊;(3)作者发文量排名第一的是段永强撰写20篇;(4)发文机构排名第一的是江苏省南京中医药大学109篇。2.对纳入文献内部特征标准的中医药治疗CAG的331篇文献分析结果:(1)该病主要病因病机是脾胃虚弱,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热毒、淤血、痰毒等病理因素堆积。(2)证型以脾胃虚弱证最多,治疗以益气健脾为基本疗法,根据病因不同,常辅以清热、活血、祛湿等法。(3)共纳入333首处方,共涉及药物229味中药:(1)总使用频次共3807次,≥17味的有46味,排名前10的是甘草、白术、茯苓、半夏、党参、陈皮、白芍、黄芪、莪术、丹参,对高频药物进行归类,最多的是补虚类;(2)四气以温(40.9%)、寒(29.3%)、平(25.03%)性为主。味以苦(32.23%)、甘(29.64%)、辛(26.23%)为主。归经以脾(25.13%)、肺(17.3%)、胃(17.26%)经为主;(3)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有白术-甘草、白术-黄芪、茯苓-白术、党参-甘草、白术-陈皮、党参-白术;(4)可将药物聚类分为7类,聚类1:白术、茯苓、甘草、党参、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甘松;聚类2:白芍、柴胡、郁金、香附、川芎、枳壳、当归、乌药;聚类3:黄芪、桂枝、生姜、山药;聚类4:干姜、大枣、黄连、吴茱萸、黄芩、延胡索、三七;聚类5:蒲公英、枳实、厚朴、麦芽、鸡内金、山楂、海螵蛸;聚类6:麦冬、石斛、太子参、佛手;聚类7:半枝莲、广藿香、白花蛇舌草、薏苡仁、仙鹤草、莪术、丹参。结论:1.文献外部特征部分:中医药治疗CAG的研究整体上呈稳定的趋势,研究地区较为分散,研究机构主要以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医院为主,无显著区域性。该病研究从单一的中医药治疗逐渐向中西医结合转移,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以网络药理学、不良反应、炎症因子方面为主。2.文献内部特征部分:从处方规律来看,健脾益胃为根本大法,用药以健脾益胃为主,多使用温、寒、平性的药物,药味以苦、甘、辛为主。整体用药体现出寒温并用、甘苦并存、辛开苦降等特点。关联规则强度最强的是白术-茯苓,处方上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配伍清热、活血、化湿的药。在调理脾胃时兼顾肺、肝两脏,根据临床症状加减。在聚类分析中体现了以四君子汤、柴胡舒肝散、半夏泻心汤等加减后所形成的新处方。对今后中医药治疗CAG的遣方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