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国际视域下的中国抗战——以《太平洋事务》为考察中心 收藏
国际视域下的中国抗战——以《太平洋事务》为考察中心

国际视域下的中国抗战——以《太平洋事务》为考察中心

作     者:陈奕涛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吴原元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1[军事学] 03[法学] 0302[法学-政治学] 1101[军事学-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 

主      题:《太平洋事务》 中国抗战 中国形象 

摘      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不仅从全面意义上使近代中国实现了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战争期间,海外诸多刊物对此进行了密切的关注与报道,其中重要的代表便是太平洋国际学会机关刊物《太平洋事务》。1931-1945年,《太平洋事务》刊发了大量有关中国抗战的文章,向国际社会全方位且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抗战图景。与此同时,在抗日战争过程中,伴随着对该事件的深入了解,该期刊对战争中的三大主体——日本、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与认知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化。《太平洋事务》对日本侵华的态度由“中立转变为“反对。1931-1937年,该期刊对日本侵华持中立与观望态度,其通过刊发关于满洲问题不同立场与观点的文章来呈现中日战争的进展,并认为中日冲突的解决办法在于双方的理解与合作。至卢沟桥事变后,该期刊对日本侵华表现出了明显的反对态度,不仅论证了日本对华侵略与殖民统治的非正当性与脆弱性,还进一步谴责了国际社会的对日绥靖政策,并呼吁西方国家援助与支持中国抗战。这一态度的变化,既是由于作者们对日本侵华本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亦有着对美国国家利益的考量。《太平洋事务》对中国国民党的认知与描述从“如日方升转变为“日渐衰颓。1931-1938年,该期刊认为国民党是有着较强生命力与统治力的政党,其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实现了从对日备战到顽强抗战的政策转变。然而,在1938年后,《太平洋事务》则认为国民党变得日益衰颓与背离民众:政权日益专制化与腐败化,经济陷入困境,且实行积极反共与消极抗日的政策。这一认知与描述的变化,既是国民党统治危机日益显现的反映,又是作者群体基于实地考察感受到国共两党巨大差异的结果。《太平洋事务》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由“红色威胁转变为“红星闪耀。在局部抗战初期,该期刊将中国共产党描述为国民党政权与美国在华利益的“威胁。局部抗战后期,《太平洋事务》中的中国共产党呈现出了相对中性的“红色力量形象。而至全面抗战时期,该期刊则将中国共产党视为是抗战中的一颗闪耀的红星,其中,中共领袖是富有智慧的人民领导者,中共军队是捍卫民众利益的新型人民军队,边区政权建设是“民主的范例,群众动员则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对中国共产党认知的变化,既是因为作者群体通过实地考察加深了对中共了解,也与太平洋学会日益左倾的研究立场有关。同时,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转变亦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审视该期刊对中国抗战的解读,可以发现,民族主义取向、以实地考察为基础的书写、中立主义到反殖民主义的立场变化,以及尝试从“内部取向考察中国,是该期刊解读中国抗战的重要范式特征。然而,国家利益对其立场的影响,以及“西方中心观的存在,是其研究的局限之处。尽管如此,该期刊对中国抗战的报道与介绍,不仅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抗战的了解与支持,亦使国际社会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该期刊对中国抗战的解读以及所凸显出的中国抗战形象启示我们,应当秉持全球史视野,善用“他者镜像,借助海外研究之所长推动中国抗战史研究。同时,应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路径,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此外,也应通过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高国际议程设置能力来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