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合肥市蔬菜流通模式研究 收藏
合肥市蔬菜流通模式研究

合肥市蔬菜流通模式研究

作     者:赵妍妍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裴孝伯;高文瑞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主      题:合肥市 蔬菜 流通模式 DEA-Malmquist指数 BCC-DEA模型 

摘      要:蔬菜作为生活必需品,其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蔬菜流通连接着蔬菜的生产和消费,高效率的蔬菜流通在为消费者提供新鲜蔬菜的同时,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发展。2022年合肥市蔬菜产量250.65万吨,常住人口达963.4万,具有坚实的蔬菜产业发展基础和广阔的消费市场。蔬菜产业发展迅速,但实际交易中存在利益分配不合理、蔬菜价格波动大的问题,据此本文以蔬菜流通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各区县蔬菜产业生产效率和不同流通模式流通效率进行研究分析并给出参考建议。本文根据2016至2021年合肥市各区县蔬菜产业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和调研获得的2022年合肥市不同流通模式的截面数据,对合肥市蔬菜产业生产效率和不同模式的流通效率进行研究。经过DEA-Malmquist指数分析发现:市区蔬菜产业发展放缓,四县一市地区蔬菜产业发展迅速。与四县一市地区相较,市区蔬菜产业优势在减弱并逐渐向四县一市地区转移,但转移过程中部分区县存在蔬菜产业生产效率不高、流通效率不高的问题,蔬菜产业在发展时可适度优先考虑四县一市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市区年均增长0.4%,四县一市地区年均增长5%,除庐阳区降低3.3%,包河区降低0.9%外,其他各区县都大于1,说明在研究期间除庐阳区和包河区外,其他区县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其中庐江县发展最快,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6.1%。对合肥市不同流通模式主体数据进行BCC-DEA模型分析发现:4种主要流通模式中,农贸市场模式和批发市场模式流通效率相对较高,自产自销模式和农超结合模式有较大发展空间。自产自销模式综合技术效率值在0.5左右,并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可以通过更新生产设备、扩大生产投入、鼓励品牌化建设的方式提高综合技术效率;农超结合模式主要存在纯技术效率不高的问题,可以通过组织员工技能培训、提高蔬菜自有率、开拓线上市场的方式提高综合技术效率;农贸市场模式和批发市场模式主要存在冷链设备不健全、物流投入冗余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冷链系统建设和产品深加工提高综合技术效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