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长三角城市群多维城镇化对碳排放的空间效应与影响机制研究 收藏
长三角城市群多维城镇化对碳排放的空间效应与影响机制研究

长三角城市群多维城镇化对碳排放的空间效应与影响机制研究

作     者:胡晗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吕添贵;谢花林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工学]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主      题:多维城镇化 碳排放 空间效应 影响机制 长三角城市群 

摘      要:科学解析多维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内在机理和影响机制,实现城镇化和资源环境的高质量耦合,是实现“双碳目标与共谋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城镇化快速发展既取得了人口与产业快速集聚、土地利用类型加速演变和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等重大成就,同时也引发了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偏重、排放绩效偏低和环境治理低效等生态风险。尤其是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缩影的中国经济集聚区,面临碳减排约束和城镇化发展矛盾双重困境,如何实现碳减排与城镇化发展双重目标,探索出城镇化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路径,已成为当前城市群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破解节能降耗控碳难题的迫切需要。为此,本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生产要素视角出发,基于整组变量方法构建“人口—土地—产业城镇化变量分别纳入STIRPAT模型,探索研究区多维城镇化与碳排放的时空演化规律,通过空间杜宾模型诊断不同城镇化维度下各要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和空间效应,进而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实现碳减排与城镇化双重目标提出借鉴与参考。具体结果如下:(1)时间维度上,研究区内各维度城镇化中产业城镇化水平最高,人口城镇化次之,土地城镇化水平最低,三者总体变化不大,产业城镇化小幅上升,人口城镇化呈微弱的降低趋势。碳排放时序演变方面,2010-2020年碳排放量从45873.81万t增加到55871.10万t,呈波动递增状态,但增长幅度逐渐趋缓,其中2015和2020年碳排放量小幅下挫。(2)空间维度上,三种维度的城镇化水平在时空演化格局上具有一定的重合性,南京至上海一线均为不同维度城镇化的高水平区,研究区边缘的盐城和池州等地均位于低水平区。但不同维度城镇化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人口城镇化东部高、西部低,土地城镇化中部核心区高、西部和南北边缘区低,产业城镇化中部核心区高、南北边缘区低。碳排放呈现出中部高、南北低的核心—边缘格局以及东部高、西部低的态势,总体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其全局空间自相关性由弱相关向强相关转变,冷热点区的空间分布则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态势,呈现出“核心区热—边缘区冷空间格局和以上海为核心向四周扩散的圈层式辐射结构。(3)空间非均衡性上,总体、组间和组内基尼系数呈小幅下降趋势,组内差异贡献率对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影响最大,处于58.6%和65.6%之间,呈波动上升态势。组间差异是第二大差异来源,其贡献率处于26.7%和28.0%之间,变动幅度很小。超变密度的影响较小,且其贡献率呈不断下降局面。从组间差异来看,苏皖间的碳排放差异最大,苏浙间的差异次之。从组内差异来看,江苏碳排放的非均衡性最大,均值达0.36,但也呈现出平滑下降的态势。(4)影响因素上,人口规模和人均GDP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碳排放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能源强度对本地区碳排放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而对邻近地区碳排放产生负向影响。不同维度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土地城镇化对碳排放的正向影响最大,产业城镇化最小,而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具有负向的直接效应。三种维度城镇化的溢出效应则都是正值。(5)研究认为,要实现环境质量和城镇化相容发展目标以及城镇化发展最大化和环境负外部性最小化,应从发展低能耗和低污染的低碳城镇化、控制人口规模上限,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脱碳经济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绿色偏向型技术进步四个方面进行调控和优化,实现碳减排与城镇化发展的协同增效。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