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收藏
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作     者:丛殿勤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尚杰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20301[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12[管理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主      题: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经济系统 耦合协调度 空间自相关 

摘      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第20年聚焦三农问题,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加强。中国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在确保粮食产量稳步提升的同时,粗放的农业经营模式却造成了生态退化、耕地质量降等、面源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如何破解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探究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及空间集聚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生态经济学理论、耦合协调理论、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首先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经济系统现状及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构建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对2005-2020年的两系统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了分析,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了耦合协调类型的特点,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检验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本研究发现:(1)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现高速-中速-低速的“爬坡式增长趋势,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长期低于农业生态系统,成为制约系统耦合协调度提升的短板。(2)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在缓慢提升,系统整体朝正向协同演变但仍处在失衡状态,尚未实现高耦合的协同共振;东北主产区、黄淮海主产区、长江流域主产区三大区域耦合协调度均表现为前期波动增长后期持续增长,具有趋势走向的一致性;各省份耦合协调度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且发展不均衡,呈现“东北高西南东南低的空间差异格局。(3)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表现为显著正向,空间相关性随时间推移趋于弱化;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70%左右省份表现为空间正向集聚,高-高集聚区集中在东北地区,低-低集聚区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聚集形态呈现团状分布,聚集范围趋于收缩,高-低、低-高集聚区则呈现点状分布。依据研究发现,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以科技联通系统耦合协调、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发挥区域联动效应四条政策建议以促进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健康协同发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