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公益性社会组织自主性生成机制研究 ——以X省Y志愿者协会为例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朱兴涛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0303[法学-社会学] 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401[管理学-行政管理] 03[法学] 030301[法学-社会学]
摘 要:自主性作为社会组织的特征之一,证明社会组织具有自我意识和自主行动的能力。社会组织自主性问题被学界持续关注。早期社会组织往往陷于对政府资源单边依赖的情境,这一时期的社会组织自主性生成机制研究,主要围绕社会组织在获取政府资源过程中如何保持自主性这一问题。但当今社会组织的资源环境有了新气象,公益性社会组织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职能,组织资源结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与多元资源主体间的关系保证了自主性的发展。因此,在资源依赖关系中,公益性社会组织如何获得资源支持以实现自主性的生成成为了本文回应的研究问题。本文在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深入X省Y志愿者协会展开个案研究。在对组织自主性生成的历程分析中发现,Y志愿者协会经历了初创期、探索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组织从拥有政府部门的单一资源主体走向政府部门、高校、基金会和社会企业的多元资源主体,实现了合法性资源、资金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资源整合。伴随着资源结构的逐渐完善,组织的自主性也逐渐摆脱早期不完全的状态,自主性程度得到跃升。为了洞察Y志愿者协会自主性生成的动态机制,本文选取组织成熟期的四个事件,分别描述它与政府部门、高校、基金会和社会企业四个主体间的资源依赖状态以及组织采取的资源行动策略,观察这对自主性生成造成何种影响。研究发现,公益性社会组织自主性的生成与资源关系的变动息息相关。在不同的资源逻辑下,Y志愿者协会生成了“目标自主性——决策自主性——关系自主性的自主性结构,并建构出不同程度的自主性空间。Y志愿者协会为了提升组织的自主性程度,分别采取了专业主义导向、组织管理导向和多元资源导向的行动路径,以提升组织的目标自主性、决策自主性和关系自主性。本文期望可以通过Y志愿者协会的自主性生成机制研究,为公益性社会组织自主性的经验研究提供田野材料,并尝试为呈现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现状提供一些现实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