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近自然理念的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结构调查及提升设计研究 ——... 收藏
基于近自然理念的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结构调查及提升设计研究 ——...

基于近自然理念的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结构调查及提升设计研究 ——以合肥翡翠湖公园为例

作     者:马梦婷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慧;祁海燕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90706[农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0907[农学-林学]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9[农学] 0813[工学-建筑学] 

主      题:城市公园 近自然理念 植物群落结构 样方调查法 合肥翡翠湖公园 

摘      要: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的部分。作为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公园绿地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土地扩张、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城市生态问题越来越明显,绿地碎片化、人工化,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与此同时,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居民渴望高品质的宜居生活,亲近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使得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自然环境的恢复越来越受到重视。合肥翡翠湖公园地处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部,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依偎湖畔,是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10大综合性公园之一,被称为城市明珠、生态绿肺,既具极高的景观价值、生态效益和文化价值。翡翠湖公园是在原古梗水库基础上改建而成,公园中的植物类型繁多、结构复杂,至今有14年历史。对于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的研究,学界一直关注的是建设历史久远或地标性的大型城市综合性公园,如在合肥市范围内,对建于1950年代的合肥环城公园、文化底蕴深厚的包公园等进行了详细的动态跟踪研究而对近些年新建的公园相关研究较少。合肥翡翠湖公园作为建设年代较近且滨水的综合性公园,植物群落、景观结构从建园后鲜有调查研究,公园管理者对其植物群落的功能结构现状和发展演变趋势也没有系统掌握,对公园的下一步发展,植物景观风貌的构建都是不利的,本研究正是立足与此,基于近自然理念,深入挖掘翡翠湖公园建园10余年后植物群落结构的现状和潜在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对翡翠湖公园后期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今后类似的城市滨水公园的植物群落结构及近自然程度研究提供借鉴。本研究以合肥翡翠湖公园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近自然理念,采用样方调查法,以固定样地为基础,对2019年翡翠湖公园的植物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植物群落结构,总结现有植物群落特征;在此基础上,遵循近自然的建设理念,探讨翡翠湖公园植物群落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今后翡翠湖公园植物景观建设和类似大型综合性滨水城市绿地植物群落配置提供参考和依据。结果表明:(1)2019年合肥翡翠湖公园植物群落分析样地内调查统计有植物36科55属59种,乔木32种,共计658株,重要值占据前三位的树种是:桂花、紫薇、紫叶李;灌木21种,共计1559株,其中红花繼木、金焰绣线菊、火棘球和金边黄杨处于优势地位;树木径阶主要集中在15cm-60cm;树木平均高度集中在0m-6m;通过调查分析,目前翡翠湖公园树木的健康状况良好;乔木层常绿落叶比约为2:5,乔木层和灌木层植物多样性Simpson指数分别为0.9410、0.9988,Shannon-Wiener 指数分别为 3.0476、2.5357,均匀度 Pielou 指数分别为0.8793、0.8329;草本层有马尼拉、车轴草、麦冬、小巢菜、石竹、花叶蔓长春藤和针茅。(2)植物群落提升策略与建议1)公园植物的常绿落叶比不合理,落叶植物比常绿植物多,应当适当增加常绿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树种多样性,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需要扩展造景领域,特别需要加强草本植物的造景运用,丰富群落景观层次;2)增加[4cm,15cm]径阶和[9m,12m]树高的植物,调整径阶和树高在群落中的分布,丰富整个群落的水平、垂直结构,进而丰富植物景观效果;3)应该增加公园中双层型灌木-草植物结构,适当增加灌木的数量,更新枯死或者景观效果差的树木,及时对草坪花带施肥、精剪、除杂草、适时浇水、排渍、补栽;通过提前施肥、打草、防虫害等方法修整、管理景观效果差及濒死树木,控制公园灌木层植物的衰退趋势;4)根据近自然理念的规划原则对公园植物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掌握好树种种植的生长空间以及植物造景的景观效果、生态效果;5)赋予公园文化意蕴,增加植物造景的地方文化元素,根据合肥历史以及所处位置环境等人文元素,景观的植物配置上规划文化景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