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下修转股价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韩汉君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摘 要:众多研究都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明显偏向股权融资。再融资新规发布后,可转债这一再融资工具得到了监管鼓励,可转债市场得到了繁荣与发展。但究其实质,可转债是一种变相的股权融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转股。之所以选择用可转债而不是单纯的股权或债权融资,是因为可转债可以避免股权融资的负面公告效应,且比单纯的债权融资成本更低,还能缓和股权融资中公司股东与管理层,债权融资中公司股东与债权人的代理成本问题。这些优点使得可转债受到了发行人与投资者的共同欢迎。对可转债的研究,外国学者主要集中在其融资动因上,而国内学者的研究一般是针对外国学者所提出的融资动因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可转债融资动因。可转债的下修条款是中日韩等东亚国家的特色条款,因此欧美学者对可转债下修条款的研究相对较少。中国学者对可转债下修条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发行人下修转股价的动机的研究上,并且有学者探讨了可转债下修条款的设置究竟是有利于发行人还是投资者这一问题,这些研究丰富了我们对国内可转债市场现状的认知。在对文献进行学习整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对于发行人下修转股价问题的研究上,学者主要关注的是发行人下修的转股价的动机,即为了最终达成什么样的效果,而少有研究涉及影响发行人下修转股价意愿的因素。这可能是由于过去可转债市场并不发达,研究样本相对稀少,开展实证研究相对困难。随着再融资新规的发布,可转债市场迎来了繁荣与发展,每年新发可转债数量远超从前,这给我们进一步开展对可转债下修转股价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选取了2017年3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之间在A股两市发行的总计473只公募可转债,对其进行分析,得出了再融资新规后发行的可转债的整体情况,并据此结合文献理论,提出了与下修意愿相关的四个影响因素,包括:可转债存续天数、发行人资产负债率、可转债转股价值以及大股东持债比例。以此作为研究的自变量,是否下修作为研究的因变量,通过Logit模型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与是否下修这一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人的下修意愿发生了分化,即存在一部分发行人会选择主动积极地下修转股价来促进转股,另一部分发行人使用下修权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回售压力。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本文也相应地提出了一些供发行人、投资者以及监管者参考的建议,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可转债下修转股价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