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希望概念的明暗隐喻研究 收藏
希望概念的明暗隐喻研究

希望概念的明暗隐喻研究

作     者:王磊阳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将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0402[教育学-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教育学] 040201[教育学-基础心理学] 

主      题:隐喻理论 具身认知 明暗知觉 希望概念 

摘      要:抽象概念的形成以及表征一直是认知科学领域不断探索的焦点之一。随着具身认知和体验哲学的兴起,对抽象概念的研究有了新的切入点。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来看,借助隐喻,可以将身体图式层面的具体感知觉经验和抽象概念相联结,以此完成对复杂抽象概念的认识。生活中,希望这一概念在个体的抽象概念系统中较常出现,而且在中华古诗词、汉语成语等汉文化中都体现出和明暗较大的隐喻关联。因此,本研究推测,用明和暗表达希望概念并非是一种巧合,而是人们建立了这两者间稳定的认知架构。在对相关理论以及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之上,本研究拟通过四个实验,从不同角度探讨希望这一抽象概念的明暗隐喻表征。实验一采用Stroop实验范式,探讨源域到目标域,即明暗知觉对希望概念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被试对明色高希望词的反应时间显著短于对暗色高希望词的反应时间,对明色低希望词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对暗色低希望词的反应时间。也就是说,词汇的明度对词汇词性的判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干扰作用。实验二采用色块启动范式,进一步探讨目标域到源域,即希望概念加工能否对明暗知觉产生反向的干扰作用。结果发现,当色块和词汇的明暗度完全相同时,被试判断高希望词明于配对色块的比率显著高于随机选择的比率,判断低希望词明于配对色块的比率显著低于随机选择的比率。这也说明了,被试对词汇明度的知觉会受到词汇词义的干扰。实验一和实验二从隐喻一致性的角度证实了明暗知觉和希望概念二者存在“高希望-明、“低希望-暗的心理现实性隐喻联结,但二者联结的强度是否存在差异?基于这一问题,实验三则采用词汇翻译匹配实验范式,探究“高希望-明和“低希望-暗之间隐喻联结强度的差异问题。结果发现,“高希望-明和“低希望-暗之间的联结程度是不同的,“高希望-明的联结程度更强。实验四采用心境诱发范式,延伸考察在复杂的特定社会情境下,该隐喻表征是否还能够继续存在,也继而检验希望概念的明暗隐喻表征是否具有社会特性。结果发现,相较于高状态希望启动组被试,低状态希望启动组被试会在随后的实验室环境项目评分中对亮度项给出更低的评分。而两组被试对温度以及空气质量这两个项目的评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也即是,希望概念的激活,一定程度上会干扰被试对环境亮度的知觉,希望概念的明暗隐喻表征具有社会特性。综合以上四个实验,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希望概念和明暗概念之间存在隐喻联结,个体倾向于将高希望和明相联结,低希望和暗相联结。(2)希望概念和明暗概念之间的隐喻联结具有双向性,既存在明暗源域向希望目标域的映射,也存在希望目标域向明暗源域的映射。(3)“高希望-明和“低希望-暗的隐喻联结强度存在差异,“高希望-明的联结更稳定且联结强度高于“低希望-暗。(4)希望概念的明暗隐喻表征具有社会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