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宋词中的乐器意象研究 收藏
宋词中的乐器意象研究

宋词中的乐器意象研究

作     者:陈毓娟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许净瞳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60204[历史学-中国古代史] 05[文学] 06[历史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主      题:《全宋词》 乐器意象 情感作用 历史典故 影响 

摘      要:词发展到宋代已臻成熟,毫无疑问,宋词以比肩于唐诗的成就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伴随着隋唐燕乐的兴盛而兴起,它的产生、发展、创作、流传等一系列过程都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乐器乃音乐的表现形式之一,宋代乐器因其精致的外形、独特的音色及其所象征的特殊情感意蕴而受到广大词人的喜爱。据统计,《全宋词》共收录词人1330余家,约20000首词。《全宋词》中涉及的乐器意象有笛、笙、箫、琵琶、瑟、阮、筝等20余种,且一共出现了4125次。本文旨在结合词作内容对宋词中涉及的乐器意象进行纵深探讨。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论述宋词中所涉乐器意象的基本概况。首先,将宋词中涉及的乐器意象分为吹奏、打击、弹拨三类并统计其数量;其次,将宋词中出现的乐器典故分为人物、情感、史事三类并梳理其使用频率与情感内涵;最后,分析宋词中乐器意象繁复的原因:一是宋词本身的音乐文学性质所致,二是快速发展的勾栏、瓦肆刺激了宋代音乐艺术的繁荣,三是宋代乐妓在歌唱表演中对乐器的频繁使用。第二章论述宋词中乐器意象的情感作用。其一是思乡怀人之情:远行游子、戍边将士在羁旅行役过程中用羌笛、胡笳、号角等乐器意象来表达对知己好友、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其二是国破家亡之痛:靖康之变与南宋王朝的覆灭打破了文人志士的笙歌醉梦,他们在无情的战火面前选择用琵琶、寒筝、玉笙等乐器意象抒发亡国之痛与爱国之情;其三是悠闲自适之乐:流连于歌筵酒席、山水美景中的文人士大夫会选取凤箫、瑶琴等乐器意象表达悠闲自适之乐与愉快欣喜之情。第三章论述宋词中乐器意象与历史典故的勾连。首先,宋词中与乐器有关的历史典故映射了历史人物。其一映射了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如向秀、宓子贱、伯牙等人;其二映射了虚构的神话人物,如箫史、弄玉、王子乔等人。其次,宋词中与乐器有关的历史典故勾连了历史事件。其一是欢快的历史事件,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以琴定情、蔡邕吹笛等;其二是凄怆的历史事件,如昭君弹琵琶出塞、桓伊弹筝规劝晋武帝等。宋词中乐器意象与历史典故的勾连不仅丰富了乐器意象的表现形式而且深化了宋词的文本内涵。第四章论述词人所用乐器意象对宋词的影响。首先是乐器意象对宋词创作的影响:一是懂音乐的词人如何利用乐器意象来进行宋词创作,二是音乐素养稍逊的词人如何调度乐器意象为自己的创作活动服务;其次是乐器意象对宋词风格的影响:一是弦索类乐器为北宋婉约词增添了妩媚之色,二是管色类乐器为南宋豪放词附着了苍凉悲怆之感,三是打击类乐器对北宋婉约词风兼南宋豪放词风的影响;最后是乐器意象对宋词传播的影响:一是乐器意象促使音乐人才如歌妓等人通过演唱的方式参与到宋词的传播之中,二是乐器意象使皇帝、士大夫以及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传播宋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