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收藏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作     者:严柯柯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胡军辉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主      题:农村消费规模 农村消费结构 数字普惠金融 绝对收入 相对收入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之下,形成以国内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新发展格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然而,国内市场消费不足的现象近几年尤其突出,由此研究其原因也一直是各方专家学者探索的重点。一方面,基于我国特殊的二元结构,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所以其消费能力不足,是国内消费需求疲软的主要原因。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居住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占总人口36.11%,但当前我国乡镇和村两级消费市场规模仅占消费市场总规模的13.38%。另外,关于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创新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村地区打破传统金融模式的困境,可以促进农村地区增收和消费。基于此,在本文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地区消费影响,对实现农村居民消费提升有重要意义,对扩大国内消费市场也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相关的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其对消费的影响,同时根据凯恩是的绝对收入理论和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理论,分析在收入角度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绝对收入效应和相对收入效应对农村地区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的影响。通过对相关的文献收集和整理,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和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和中介传导机制。首先,本文基于全国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来解释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且进一步讨论了数字普惠金融三个子维度(使用深度、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同时,根据逐步回归法检验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另外,将总体样本分为多个子样本单独进行回归,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地区农村地消费的异质性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规模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表现为农村居民对基础生存型消费需求远高于对发展享受型消费需求。另外通过三个子维度指标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中,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农村居民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均有显著影响;覆盖广度对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作用不显著,说明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体系还有待完善和加强。(2)基于消费收入理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水平和相对收入水平,实现农村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3)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地区消费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存在东西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也会造成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的异质性。根据理论基础和实证结论,本文通过四个角度提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意见。即加强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实现优化农村居民消费储蓄观念;逐步完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全面落实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地区间数字鸿沟,积极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完善金融监管,合理构建数字普惠金融安全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