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川藏地区供销合作社蔬菜流通模式研究 收藏
川藏地区供销合作社蔬菜流通模式研究

川藏地区供销合作社蔬菜流通模式研究

作     者:邓海霞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郑祥江;郭先明;刘璐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主      题:川藏 供销合作社 蔬菜 流通模式 

摘      要: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深化供销合作体系综合改革,坚持其“为农、务农、姓农的根本宗旨,发挥其在农产品现代化流通及农产品保供中的独特作用。基于此,川藏两省区立足供销合作体系,针对西藏农产品保供,逐步建立起以保供西藏、促进两省区农业发展为目标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实践证明,川藏地区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川藏地区供销合作体系为农产品供应提供了坚强有力保障,借助四川雅安等地供销社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及时为西藏地区提供了包括蔬菜等大宗农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物资供应,有效发挥了人民供销社连接农业生产和人民需求之间重要纽带作用。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供销社体系下的农产品流通问题非常必要。然而,现有文献较少从供销社视角研究区域性农产品流通,如何使模式科学发展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西藏保供代表性农产品蔬菜为例,对川藏地区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梳理文献、实地走访、深度调研等方式,对川藏两省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流通基础设施进行分析;其次,结合案例分析与调查研究,对以社属企业为核心、以供销社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以供销社物流中心为核心的流通模式的概况进行分析,梳理其流通机制、流通特点等;最后,基于川藏地区供销合作社蔬菜流通的主要模式--以社属企业为核心的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模式基本情况与发展趋势,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模式高效发展的多个因素进行归纳整理,提取主要影响因素。本论文通过研究认为,川藏地区供销合作社蔬菜流通模式有以社属企业为核心、以批发市场为核心、以物流中心为核心的三种模式。其中,以社属企业为核心的流通模式是川藏地区供销体系下蔬菜保供的主要模式。在该模式中,流通主体对川藏地区供销社蔬菜流通模式评价较好,但有62%的受访流通主体反映在流通过程中存在损耗较高等问题,该模式效率有待提升。通过对8个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一共提取出2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方差解释率为79.65%。结果表明这8个因素可以用2个主成分来描述,将其命名为交易环境因素和交易主体行为因素。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可知,X(冷藏设施)和X(政策补贴)的得分系数最大,分别为0.622和0.744,它们对川藏地区供销合作社蔬菜流通模式高效发展影响最显著。通过研究,本论文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利用社属企业优势,强化各类资源整合;二是健全政策激励机制,调动流通主体积极性;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蔬菜(农产品)物流体系;四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模式数字化转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