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劝服理论的疫苗犹豫归因与解除研究 收藏
基于劝服理论的疫苗犹豫归因与解除研究

基于劝服理论的疫苗犹豫归因与解除研究

作     者:郝爱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朱秀清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50302[文学-传播学] 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5[文学] 100401[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10[医学] 

主      题:疫苗犹豫 劝服 归因与解除 新冠肺炎 

摘      要:2020年12月起,中国的新冠疫苗陆续上市并分批次推进接种,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疫苗犹豫现象,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和研究者的关注。疫苗犹豫,是指“公众在疫苗接种上犹豫不决的态度,一种介于全盘接受和一概拒绝的中间状态①。疫苗犹豫同时受到信息、舆论、社交、认知等影响,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本文从传播学视域对疫苗犹豫进行研究,以劝服理论作为主要理论框架,研究信息传播对疫苗犹豫的劝服作用,探讨疫苗犹豫产生的原因及解除的过程。作为新近发生的大爆发传染病,新冠疫苗犹豫从开始的不敏感,到犹豫明显陡增,再到逐渐消解,.整体呈现出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曲线。因此,本文在新冠疫苗犹豫的归因研究中创新引入了时间变量,论述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变化,与之相关的信息逐步劝服人们对新冠疫苗的态度由犹豫转向信任,疫苗犹豫逐渐消解。为了更加明晰地比较动态发展过程中疫苗犹豫在信息传播中发生变化的逻辑,本文把新冠疫苗犹豫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酝酿期、观望期、高发期、衰减期。本文基于劝服理论的框架,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发现信息传播对疫苗犹豫的劝服作用,寻找疫苗犹豫的形成肌理,并推理出疫苗犹豫的归因与传媒、家庭、社区、单位、社群传播的信息有关,它们共同劝服个体,让公众的疫苗接种态度发生改变。根据这一结论,本文从上述新冠疫苗犹豫的四个阶段入手,分阶段论述了疫苗犹豫解除的方法路径,并提出了应对疫苗犹豫的策略。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作者设计了疫苗犹豫的调查问卷,也在不同人群中选择个体进行了疫苗接种态度的深度访谈。同时,作者做为某三甲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非常直观地见证了疫情及疫苗接种的过程,由此获得了大量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的一手材料,这些体验、观察和材料,也成为本文非常重要的论据。当前,新冠疫情仍未结束,虽然疫苗犹豫已基本解除,但它从产生到消解,在此过程中关于新冠疫苗的信息环境整体不断趋于积极、正向,中国也逐步建立起群体接种超过80%的免疫屏障,这个过程无疑是一套鲜活、生动的疫苗接种方案,值得我们去回顾、探讨、推敲,从中找到化解疫苗犹豫、降低社会成本的方法,为今后的疫苗犹豫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