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李佩甫小说中的救赎意识 收藏
李佩甫小说中的救赎意识

李佩甫小说中的救赎意识

作     者:田娅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吴德利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主      题:李佩甫 救赎意识 《生命册》 

摘      要:李佩甫,柔情又求变的创作风格,使其在豫籍作家中成为了具有过渡意义的关键人物(李丹梦语)。根植于豫中平原的写作态度,让李佩甫的小说成为了解平原世界的独特窗口。其笔下的平原,既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一方面,在其作品中可以看见平原个体遭受的苦难生活和平原农民的劣根性;另一方面作家通过平原所展示的是整个时代苦难和民族劣根性,作家将具体平原人的救赎上升到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救赎。这使得其作品不仅具有了浓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还具有了世界性。本文主要讨论李佩甫小说中所呈现出来的救赎意识。首先分析李佩甫救赎意识的形成背景,主要从当代文学的救赎书写、西方文化的原罪思想和中国文学的启蒙理想这三方面展开。其次,结合小说文本进行细读,从内容和审美两方面分析这种救赎意识的表现,进而探究作家对于救赎途径的思考。一方面,李佩甫从呼吁人们留在乡村,到在城乡间游离徘徊,再到最后构建救赎乌托邦,作家救赎理想地的寻找历程其实是其救赎迷茫的体现;另一方面,作家对于“蚂蚁和“树这两个救赎意象主客体的融合使用也反映出了作家救赎的迷茫,温和叙述下交织的两种乡村书写笔调是作家救赎希望和绝望的体现。从以上分析可以见出,作家虽然在救赎希望和绝望间游离,但乌托邦的构建和文本的温和叙述都在表明作家的救赎希望是超过绝望的。最后,探究李佩甫笔下的平原苦难和平原苦难人难以获得救赎的原因。李佩甫的救赎意识使其关注到了平原的苦难,写出了苦难中鲜活真实的平原个体以及时代所造成的平原苦难,对平原的苦难记录进行了补充。作家对于苦难的关注反过来又加深了其救赎意图,但受到种族、时代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作家也清晰地知道中原这片大地上的人们是难以获得救赎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