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架道路周边空间整合利用研究 ——以南京主城为例 收藏
高架道路周边空间整合利用研究 ——以南京主城为例

高架道路周边空间整合利用研究 ——以南京主城为例

作     者:武诗葭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程泰宁;殷建栋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工学-建筑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主      题:高架道路周边空间 南京 基础设施城市化 

摘      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的可达性优势推动城市空间扩张,并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城市空间结构性骨架,对城市空间的肌理、尺度,及周边空间的使用产生重要影响。高架作为广泛采用的市域快速交通形式,在周围产生大量用地剩余,造成生活社区隔阂;同时在存量更新背景下又面临低效用地赋能的新机遇。但是,现状对高架的普遍认知多停留在复合交通廊或巨型枢纽的浅表。为解决这一困境,高架道路周边空间亟需跳脱出交通体和市政工程的范畴,从多学科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以高架道路周边空间为研究对象,提出基础设施城市化的视角,解读高架与城市环境结合后呈现的多元状态并提出优化策略。首先,对高架道路周边空间进行空间形态分类和质量分类评价。在对构成要素进行拆解和对交通组合关系进行分析后,结合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得出六种典型场地类型:高架道路跨越完整地块、高架道路位于快速道路中央、引桥下、隙地、环圈地、簇群,从交通叠合关系、空间特征、城市环境三个维度进行特征分析。进而应对六种类型进行质量分类评价,前二种利用情况佳,提升余地少;后四类总体利用情况不佳,提升余地多。第二,总结归纳问题,大量空间资源被浪费,高架道路周边空间对自然资源、现状生活社区、未来城市建设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在空间使用、联系周围、场所认同三个层面具有潜力价值,目前应对这类空间在非正式使用、政策和管理办法、中间平台、改造后的空间使用类型方面已有有效举措,基于此总结归纳出再利用的原则。第三,分别探讨应对上述有待改善的四种类型的整合利用策略。第四,选取南京主城为研究范围,调研分析六种空间类型及分布情况,分别进行空间形态特征对比和总体利用情况评价,并选取典型场地提出概念改造策略。本文从基础设施城市化视角重构了对高架道路周边空间的认知,后以南京为例,深化分析六种典型形态学类型的特征和在具体场景中产生的问题,提出概念性整合利用策略。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