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两种运动幅度深蹲训练对高校学生下肢爆发力和最大力量的影响研究 收藏
两种运动幅度深蹲训练对高校学生下肢爆发力和最大力量的影响研究

两种运动幅度深蹲训练对高校学生下肢爆发力和最大力量的影响研究

作     者:杨佳法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扆铮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040303[教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教育学-体育学] 04[教育学] 

主      题:爆发力 运动幅度 深蹲 膝关节角度 最大力量 

摘      要:研究目的:本文将通过对受试者进行两种不同运动幅度的深蹲训练,通过控制不同下蹲幅度来验证对下肢爆发力指标和最大力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过初始跳跃角度(自选下蹲角度)、110°和90°三种角度的蹲跳与反向纵跳以及深蹲1RM来分析0-120°全运动幅度深蹲和0-60°部分运动范围深蹲对下肢爆发力指标(高度、峰值力量、峰值功率)和最大力量的影响效果。探究在深蹲模式下提高下肢爆发力和最大力量更有效的方法,为提高下肢爆发力和最大力量的人群提供更有效的训练策略。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选取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以及运动训练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志愿者共30人(平均年龄为21.2±1.9岁,平均身高为178.2±4.3厘米,平均体重为71.1±8.4千克,平均BMI为22.3±2.3千克每平方米)参与本次研究。受试者将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0-120°全运动幅度深蹲组15人,0-60°部分运动幅度深蹲组15人。在熟悉实验的第一周时间里测试受试者深蹲1RM以及蹲跳和反向纵跳在自选角度、下蹲110°和下蹲90°的下肢爆发力指标,在4周训练后获取深蹲1RM了解力量发展情况,在8周训练后再次获取深蹲1RM以及蹲跳和反向纵跳在自选角度、下蹲110°和下蹲90°的下肢爆发力指标测试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1)经过八周周期性不同运动幅度深蹲训练,在0-120°全运动幅度深蹲训练下受试者第四周和第八周所测得1RM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蹲跳与反向纵跳在初始角度、110°以及90°上的其他爆发力指标前后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10°蹲跳和反向纵跳上,所有指标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数据较训练前均有一定的增长。(2)经过八周周期性不同运动幅度深蹲训练,0-120°全运动幅度深蹲训练组在第八周1RM要优于0-60°部分运动幅度深蹲训练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反向纵跳上,0-120°全运动幅度深蹲训练组在初始角度、110°、90°上的各爆发力指标均高于0-60°部分运动幅度深蹲训练组;除蹲跳的初始角度外0-60°部分运动幅度深蹲训练组在110°和90°蹲跳上各爆发力指标均高于0-120°全运动幅度深蹲训练组。(3)经过八周周期性不同运动幅度深蹲训练后,对比反向纵跳和蹲跳在初始角度、110°、90°上的爆发力指标发现,0-120°全运动幅度深蹲训练组蹲跳和反向纵跳在初始角度上的爆发力指标优于110°、90°上的爆发力指标以及0-60°部分运动幅度深蹲训练组在初始角度、110°、90°上的爆发力指标。(4)0-60°部分运动幅度深蹲训练组在110°蹲跳上表现出了比初始角度和90°蹲跳更优的爆发力指标,但相较于0-120°全运动幅度深蹲训练组在初始角度上的蹲跳略低。研究结论:(1)经过八周周期性不同运动幅度深蹲训练,受试者的下肢各爆发力指标以及1RM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经过八周周期性不同运动幅度深蹲训练,0-120°全运动幅度深蹲训练组的下肢爆发力指标和1RM要优于0-60°部分运动幅度深蹲训练组的下肢爆发力指标和1RM。(3)经过八周周期性不同运动幅度深蹲训练,反向纵跳和蹲跳的各爆发力指标在0-120°全运动幅度深蹲训练组的初始角度上表现得效果最好。(4)0-60°部分运动幅度深蹲训练会对其特定关节产生适应性的效果,但其提升效果弱于0-120°全运动幅度深蹲训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