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内镜下经胃壁开窗引流与外科手术引流治疗胰腺液体积聚的对比分析 收藏
内镜下经胃壁开窗引流与外科手术引流治疗胰腺液体积聚的对比分析

内镜下经胃壁开窗引流与外科手术引流治疗胰腺液体积聚的对比分析

作     者:柯慧亭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冰熔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胰腺液体积聚 胰腺假性囊肿 包裹性坏死 内镜下经胃壁开窗术 外科手术引流 

摘      要:背景胰腺液体积聚是指发生于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外科手术及胰腺创伤后的胰腺实质或胰腺周围异常的液体聚集。2012年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对胰腺液体积聚这一术语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分类体系,即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急性胰腺坏死积聚、胰腺假性囊肿和包裹性坏死。其中,胰腺假性囊肿一般是在间质性水肿性胰腺炎发病4周后形成,它具有清晰的非上皮化炎性纤维组织壁,富含胰淀粉酶,里面没有脂肪及坏死性的固体碎片,且仅位于胰腺周围组织。胰腺包裹性坏死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发病4周后形成的包裹性积液,具有清晰的囊壁,里面包裹着液体、固体坏死物质,可位于胰腺内和(或)胰腺周围组织。当胰腺炎症消退,部分胰腺液体积聚可自行吸收。然而对于较大且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复杂的胰腺假性囊肿,如出现感染、出血、幽门或胆道梗阻等应进行积极治疗。上述适应症也同样适用于不能自行吸收的胰腺包裹性坏死。临床上,内镜下引流和外科手术引流是治疗胰腺液体积聚的常用方法。内镜下经胃壁开窗术是胰腺液体积聚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手段。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研究比较内镜下经胃壁开窗术与外科手术引流在治疗胰腺液体积聚中的疗效。目的探讨内镜下经胃壁开窗术、外科手术两种引流方式治疗胰腺液体积聚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3月至2021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内镜下经胃壁开窗术和外科手术引流的胰腺液体积聚患者共67例。收集67例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因、胰腺液体积聚的最大直径、胰腺液体积聚的病灶部位、首发临床表现)及临床相关指标(手术成功、临床成功、不良事件、复发、再干预、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长)。根据患者所行的内镜下经胃壁开窗术、外科手术两种不同的引流方式,将67例患者分别纳入内镜组和外科组。比较内镜组和外科组的一般基线特征和手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复发率、再干预率、中位手术时间、中位术后禁食时间及中位术后住院时长等临床相关指标,进而评价内镜下经胃壁开窗术、外科手术引流治疗胰腺液体积聚的疗效。为分析不同类型的胰腺液体积聚的治疗效果,本研究进一步比较了两种引流方式在胰腺假性囊肿和包裹性坏死的上述临床相关指标。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收集67例胰腺液体积聚患者,其中内镜组34例,外科组3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P=0.383)、年龄(P=0.091)、病因(P=0.485)、胰腺液体积聚的平均最大直径(P=0.294)、胰腺液体积聚的病灶部位(P=0.529)等一般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异。在临床相关指标比较中,内镜组与外科组手术成功率(100%vs 100%)、临床成功率(100%vs 97.0%,P=0.493)相当。内镜组再干预率高于外科组(23.5%vs 0.0%,P=0.005);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外科组(29.4%vs 57.6%,P=0.02),中位手术时间[40.0(24.8,81.5)vs 170.0(131.5,183.0),P0.001]、中位术后禁食时间[2.0(1.0,4.3)vs 6.0(4.5,7.0),P0.001)及中位术后住院时长[7.0(4.8,12.3)vs 13.0(9.5,15.5),P0.001]均短于外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发率方面,内镜组与外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vs 12.1%,P=0.053)。亚组分析显示,在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患者中,内镜组临床成功率(100%vs 100%)、不良事件发生率(11.1%vs 15.4%,P=1.000)、复发率(0.0%vs 0.0%)及再干预率(0.0%vs 0.0%)与外科组相当。但内镜组的中位手术时间(43.0(27.0,92.0)vs 155(125.5,178.0),P0.001)、中位术后禁食时间[1.0(0.6,2.5)vs 5.0(3.5,7.0),P=0.003]及中位术后住院时长[4.0(3.5,6.0)vs 11.0(10.0,13.5),P=0.002)均短于外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胰腺包裹性坏死引流患者中,内镜组临床成功率与外科组相当(100%vs 95.0%,P=0.444),再干预率高于外科组(28.6%vs 0.0%,P=0.006)。但对于不良事件发生率(36.0.%vs 85.0%,P=0.001)、复发率(0.0%vs 20.0%,P=0.033)、中位手术时间[40.0(23.0,78.5)vs 170.5(150.8,192.5),P0.001)及中位术后禁食时间[3.0(1.0,6.0)vs 6.0(5.3,7.8),P=0.02],内镜组均低于外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中位术后住院时长方面,内镜组与外科组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