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广西A市和B市HIV新报告感染者治疗前耐药及其传播特征分析 收藏
广西A市和B市HIV新报告感染者治疗前耐药及其传播特征分析

广西A市和B市HIV新报告感染者治疗前耐药及其传播特征分析

作     者:张菲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梁浩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1[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医学] 

主      题:艾滋病 分子网络 耐药位点突变 治疗前耐药 传播特征 

摘      要:背景和目的全面推广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让艾滋病成为一种可治疗、可管理的慢性病,但出现的HIV耐药问题也使治疗药物面临失效的风险,甚至可能产生新的耐药毒株。治疗前耐药(Pretreatment Drug Resistance,PDR)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检测项目,对针对性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具有很大价值。本研究基于分子网络对广西区内艾滋病高发、疫情初期以注射吸毒传播为主、处于沿边或沿海特殊地理位置的A市和B市流行的HIV毒株的PDR、耐药位点突变(Drug resistance mutation,DRM)流行特征、网络连接情况、变化趋势及传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当地的HIV精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在广西A市、B市招募2018-2019年HIV新报告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和行为学数据,采集外周静脉血样,并提取病毒RNA,扩增HIV基因序列pol区(含逆转录酶区和蛋白酶区(PR-RT))片段,对扩增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同时,从实验室基因序列库中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新报告的HIV感染者的pol区序列,纳入本次研究。对得到的pol基因序列进行分型和耐药检测,分析毒株PDR及DRM的流行情况、变化趋势等特征。通过构建分子网络,对网络内PDR及DRM的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分子网络、突变位点传播(Shared drug resistance mutation,Shared DRM)及PDR传播等的影响因素。结果1.研究对象来源及基本特征:本次研究共招募到1025名研究对象同时逐一获取HIV基因pol区序列,其中的603条序列来自现场调查、422条序列来自实验室HIV基因序列库;研究对象中有674名来自A市、351名来自B市,平均年龄为(46±14)岁,以男性、汉族、已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经异性性传播感染为主。2.亚型分布特征:A市、B市流行的HIV毒株亚型共计10种,以CRF08_BC(45.0%)和CRF01_AE(40.9%)亚型为主,其中A市主要流行CRF01_AE亚型、B市主要流行CRF08_BC亚型(P=0.006);HIV亚型在采样地区、采样年份、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感染途径和CD4+细胞计数上的分布存在差异(P50岁感染者的成簇率较高(P=0.001),同时他们处在网络更中心的位置(P50岁感染者更容易在分子网络中聚集成簇并占据重要位置,传播风险较高,应加强对该地区HIV毒株的监测及老年人群的干预。2.A市、B市的PDR处于中等流行水平,并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突变位点传播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尽早对网络中独立成簇的耐药人群进行干预,优化和调整ART治疗方案,防止耐药毒株传播。3.CRF08_BC亚型发生耐药传播和突变位点传播的风险更高,形成的与突变位点传播相关的分子簇数目也更多、规模也更大,应加强对该亚型毒株耐药传播的监测及干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