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评论多模态话语分析 ——以《新闻周刊》为例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宋建国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3[文学-汉语言文字学] 05[文学]
主 题:《新闻周刊》 电视新闻评论 多模态话语分析 评论话语 模态协同
摘 要:突发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增加了舆论引导难度系数,各种网络信息层出不穷,但不少媒体片面追求实效性,对疫情捕风捉影,误导社会大众做出错误选择,扰乱正常社会秩序。新闻评论是引导社会舆论的权威形式,《新闻周刊》作为一档充满思想深度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其评论话语为评判热点事件、传递正确价值观、引导舆情等提供重要范式,节目自播出以来为敦促社会进步、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做出了贡献。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社会互动语言学,以韩礼德功能语法、克瑞斯和范洛文视觉语法理论和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进行分析。《新闻周刊》的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作为内部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论话语意义传递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融媒体时代下语言模态与视听符号难以剥离,因此本文选择以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分析为主,将语言模态分别融入两大模态进行分析。全文共四章内容。第一章分析视觉模态的意义建构,研究发现视觉图像中以再现方式建构问题内容及其重要性、事件发展过程以及后续处理结果;利用人物拍摄视角等呈现图像话语,实现互动意义;通过视觉图像构图设计凸显要点信息。在视觉符号生产话语意义过程中,语言文字与图像资源通过符号交互实现意义建构,文字聚焦国内动态,与图像资源呈现的视觉内容互相配合,带领受话人深入反思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展示社会现象。第二章分析听觉模态的意义建构,同期声反映真实社会面貌、增强内容可信度;主持人总结话语内容、承上启下,与观看者对等交流;配音和音乐与画面相互融合,升华情感。在听觉符号生产话语意义过程中,语言文字与声音资源通过符号交互实现意义建构,文字用严谨话语逻辑、坚毅果断的情态表达和积极向上的感情与受话者建立联系,实现人际意义传达,此外使用语篇多种功简化语言,拉近话语双方距离,最终文字在声音不同语音语调等呈现方式下,建构评论话语。第三章分析三种模态的符号作用、厘清模态地位关系以及通感在多种感官间如何互通,最终实现评论话语作用最大化。本文认为电视新闻评论虽然话语意义主要通感视觉和听觉两种符号得以实现,但评论是特殊语篇类型,语言模态中文本内容依旧占据主导地位,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只是实现融媒环境下,增强评论话语意义传递的手段。通过上述分析,第四章对电视新闻评论话语建构路径及其意义价值取向进行研究,基于评论话语语境指出新闻评论话语参与建构路径主要为知识建构、身份建构及媒介呈现,从核心价值引领、社会舆论引导以及意识形态建构三个向度挖掘电视新闻评论背后的价值取向,探讨话语的建构路径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