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仲伍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83001[工学-环境科学]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由片面追求速度快慢,转而朝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转换以及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关键节点。各区域的生态环境资源与城市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经济发展侵占生态空间、工业扩张破坏生态场所、人口膨胀污染生态环境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受到了各级政府及相关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国经济重要中心和生态保护屏障,在中国各方面发展中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评定为国家级发展战略,2021年10月,国务院制定了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政策,随后沿黄各省各市各县通过不同方式认真落实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和文化的方案。定量评价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及其与经济的协调关系将为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科学支撑。研究从区域主体功能角度出发,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1991年到2015年黄河流域二十五年间八省份642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及影响因素进行探测。结果表明:(1)1991年到2015年黄河八省生态价值水平波动上升,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水平也呈上升趋势,二者相关性显著。空间上黄河流域单位面积生态价值呈南高北低特征,生态价值呈东低西高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南低北高、东高西低的特征。(2)2009年以前研究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趋势,2009年到2015年两者的协调度有所上升,流域内经济有序科学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趋向和缓。(3)1991年流域内1.9%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1.4%的生态经济弱协调发展,96.7%的生态经济失调发展;2015年区域内6.4%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7.8%的生态经济弱协调发展,85.8%的生态经济失调。协调发展区域集中在以黄河流域各段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重心带;弱协调区域在各省均有分布,且非常零散;失调地区分布广泛,集中在上游区域的生态保护区和中游区域的重点能源矿产富集区。(4)黄河流域1991年到2015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度的全局自相关值在0.26—0.53之间,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随着时间的变化集聚程度日趋增强且平稳发展。高-高集聚区主要集聚在青岛、郑州、西安、西宁等核心城市周边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盟,且集聚区域呈现逐渐扩大趋势;低-低集聚区主要集聚于黄河上游地区,分布于青海南部及陇东南区域。(5)通过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得出25年间工业化程度、消费水平、产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一直是影响黄河流域及不同流段生态环境与经济水平协调发展的关键因子,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协调性主要受社会、经济、人文因素的制约,且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形成是各种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有助于深入分析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生态经济协调性的差异性,为黄河流域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最后,基于上述内容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同区域应遵循其主体功能,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生态经济协调推进路径;提升省内协调度的同时促进省际、流域段间协调度的提升;稳健科学的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从而推动经济生态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