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弹性退休视角下养老金确定机制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方案 收藏
弹性退休视角下养老金确定机制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方案

弹性退休视角下养老金确定机制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方案

Research on pension determin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lexible retirement: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China Program

作     者:张展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郭秀云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120404[管理学-社会保障] 

主      题:弹性退休 养老金 确定机制 精算中性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意味着我国长达数十年关于“是否延迟退休的讨论转变为“如何延迟退休。国际经验普遍证明弹性退休是延长劳动者工作年限的重要手段,而有效发挥激励功能的关键是设计法定退休年龄前后“早减晚增的养老金确定机制。本文借助养老金财富这一核心概念,剖析养老金确定机制对退休年龄的影响机理。梳理我国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变迁历程,结合退休实际,反映我国现行基础养老金确定机制激励提前退休的问题。基于对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类型和弹性退休改革成效的考量,本文选择德国、美国和日本三个典型国家,总结其弹性退休改革经验,尤其是弹性退休区间和养老金确定机制的设计特点。然后,结合我国国情,选择性借鉴并设计弹性退休区间。最后,运用OECD构建的养老金激励模型,基于精算中性原理,测算适用于法定退休年龄前后养老金待遇变化的惩罚因子和奖励因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渐进改革凝聚社会共识是前提;(2)养老金确定机制的精算设计是关键;(3)多方合力全线推进是保障。基于上述经验总结,我国实施意在实现弹性退休的养老金确定机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实施前提:舆论引导对于弹性退休的正确认知,削弱弹性退休及养老金确定机制实施前的阻力;(2)具体内容:劳动者可在所设计的弹性退休区间内退休,但是每一个退休年龄将适用1个调节因子,且养老金奖惩永久,不因劳动者返回工作或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而改变;(3)方案推进:提供养老金确定机制的相关信息并保持规则简单透明,以推进制度实施;(4)发展方向:未来应逐步取消领取养老金与强制退休挂钩,降低劳动者因短视而做出非理性退休决定的可能。此外,弹性退休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还补充说明应完善其他推力措施,减少劳动者延迟退休的阻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