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优化策略研究——以苏州高新区为例 收藏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优化策略研究——以苏州高新区为例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优化策略研究——以苏州高新区为例

作     者:芦胜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周曦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8[工学]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主      题:滨水开放空间 可达性 网络分析法 多源数据 优化策略 

摘      要:滨水空间是构成江南水乡城镇空间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承载市民休闲生活的重要场所,具有良好的生态、文化、景观等价值。然而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的城市滨水空间逐渐衰退,出现了滨水资源封闭、河路结构分离等现象,滨水空间被隔离在市民公共活动之外。在滨水空间系列问题中,通过优化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可以有效地恢复滨水空间的功效及其它效应,从而促进滨水空间的复兴。由于封闭性滨水单元不面向公众开放,不具有可达性研究意义。研究遴选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其作为滨水空间和开放空间的交集,兼具两者的空间特点,更具有可达性研究的实际意义。本文以苏州高新区为例,分析滨水开放空间发展现状,采用Arc GIS模块中网络分析法建构可达性评价模型。选取典型滨水开放空间样本,分别计算不同出行模式下滨水开放空间的可达区覆盖范围。然后,将土地利用、街道人口分布、POI数据、空间句法轴线模型分析等城市多源地图信息与可达性分析成果进行耦合性分析。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可达区与多源数据的空间关联性,综合研究滨水开放空间与城市各类空间资源的匹配情况,为进一步的更新策略研究提供量化分析的科学依据。在可达性和耦合性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滨水开放空间现状问题,从滨水开放空间布局、滨水开放空间单元、周边交通系统三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一是增加滨水开放空间数量,滨水用地属性转化、分割转换滨水空间;二是优化滨水开放空间出入口、增加停车设施,增强滨水开放空间的吸引力;三是通过增加滨水通道,提倡多种出行方式联合发展。并将更新方案代入可达性分析等模型中重新验算,从而模拟可达性更新路径,验证可达性优化的成效,确立行之有效的提升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的优化策略方案。本文通过对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优化策略研究,从新的视角挖掘现有城市滨水空间与城市市民使用行为之间的联系供需矛盾关系,为城市设计单位提供定量分析的方法工具,增强管理部门决策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促进江南城市滨水水城空间更新具有积极的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