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制度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郭雪萌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主 题:融资融券制度 应计项盈余管理 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分析师跟踪
摘 要:自2010年引入卖空机制以来,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了11年,经过多轮扩容后,已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融资融券制度的推行为我国资本市场引入了卖空工具,已有研究不仅证明了融资融券制度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探究了融资融券制度对企业微观行为产生的影响。盈余管理行为作为企业微观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企业未来经营和股东利益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当前针对约束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机制都是基于缓解管理层和股东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而设计。而卖空工具的引入,拓宽了投资者的信息渠道,改善了信息环境。在此种背景下,融资融券制度是否会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以2009-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融资融券制度对三种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融资融券制度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应计项盈余管理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但是对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却具有促进作用;(2)融资融券制度通过提升分析师跟踪水平从而抑制上市公司应计项盈余管理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提升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3)融资融券制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还同时受到外部监督和内部治理的影响,对于外部监督水平与内部治理水平欠佳的公司来说,融资融券对应计项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和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的结论有助于客观且较为全面揭示融资融券制度的影响和作用,为融资融券制度发挥更好的外部治理效应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