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古方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用药规律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田静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摘 要:目的:通过对古方中治疗常见的血虚风燥型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内服、外用方剂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古人治疗此类疾病的核心理论和用药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和组方经验。方法:运用《中华医典》检索从古代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治疗常见的血虚风燥型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内服、外用方剂,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剔除标准进行数据整理。将整理后的结果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进行数据挖掘,得到内服、外用方剂的中药频次、性味归经、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并得到新方。结果:通过数据整理,共得到血虚风燥型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内服方剂87首,共涉及中药189味,总计频次896次。内服药物使用频次前三位分别是当归、甘草和防风;在药性统计中温性药物最多,寒凉药物、平性药物次之,热性药物使用较少;中药药味统计中苦、辛、甘三种药味的频率相当;在归经统计中,肝经的频率最高,其次是脾经、心经、肺经;组方规律药对频次≥10的药对40对,共涉及15味中药;排名前三位的药对分别是甘草-当归,当归-白芍,甘草-防风;聚类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8组,新方组合4组。通过数据整理,共得到血虚风燥型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外用方剂184首,共涉及中药275味,总计频次1053次。内服药物使用频次前三位分别是轻粉、白矾、铅丹;在药性统计温热药物和寒凉药物的频率相近;中药药味统计中辛、苦、甘三种药味仍为前三位;在归经统计中,由高到低为肝经、脾经、胃经、大肠经、肺经;组方规律药对频次≥7的药对23对,共涉及21味中药;排名前三位的药对分别是轻粉-铅丹,硫黄-白矾,轻粉-白矾、白矾-蛇床子、轻粉-麝香、轻粉-黄连、轻粉-黄柏;聚类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8组,新方组合4组。结论:1.古代医家在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时,内服以活血祛风,润燥止痒为主,配合清热止痒、行气通络等治法。应用苦味药泻火存阴;辛味药祛风、行气、活血。药物多入肝、脾二经以滋肝阴、补脾气。2.外用古方以解毒疗疮,杀虫止痒为主,兼以活血行气,祛风通络。注意祛风解毒止痒和保持血脉通利并重。药性寒热方面并无明显偏差,多应用辛味药物散风;苦味药清热杀虫;甘味药润肤止痒。3.通过查阅古代医案,发现内服方剂中四物汤、当归饮子的使用频率较高。旨在调益荣卫,滋养气血,使“血行风自灭。外用方剂多为含矿物药方剂,如金华散、马齿苋膏、蛇床子散等。旨在祛风为主,杀虫、养血佐之。但矿物药使用不当可能引起中毒,肝、肾功能损害等,在应用矿石类药时保证用药安全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