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PROX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通过外泌体途径... 收藏
PROX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通过外泌体途径对淋...

PROX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通过外泌体途径对淋巴管生成的影响

作     者:孙秋悦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严志新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皮肤鳞状细胞癌 PROX1 微淋巴管密度 淋巴结转移 外泌体 

摘      要:目的:同源异形盒转录因子1(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er1,PROX1)属于同源框转录因子家族,为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标志物,是淋巴管发育不可缺少的因子,有助于促进生理和病理淋巴管生成过程。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 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源于皮肤上皮细胞由于异常产生的恶性肿瘤,占皮肤癌的20%~50%,在非黑色素癌中的发病风险低于基底细胞癌,位列第二,且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了PROX1在CSC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通过外泌体途径对淋巴管生成产生的影响。方法:(1)利用慢病毒敲减CSCC细胞的PROX1基因,构建CSCC,利用外泌体试剂盒提取CSCC细胞及CSCC的外泌体;利用透射电镜(T EM)从微观上对于外泌体的具体形态进行观察,利用纳米颗粒追踪分析仪对其外泌体的粒径极性分析;利用蛋白印迹技术法对于外泌体PROX1及其表面的特异性标志物CD9、CD81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2)共培养CSCC细胞和CSCC 细胞的外泌体与淋巴管内皮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LECs),进一步检测并研究淋巴管生成过程中LECs的各类生物学行为;(3)筛选2013年10月~2021年1月江苏省镇江市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4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根据年龄、性别、是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肿瘤大小情况将其分组;(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于CSCC病理组织标本中的PROX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应用抗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 yaluronic Acid Receptor 1,LYVE-1)单抗对淋巴管内皮细胞进行标记,用于计数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组间的MLVD和PROX1的表达情况的差别,并比较PROX1表达情况与MLVD的相关性。结果:(1)利用透射电镜和纳米颗粒追踪技术分析外泌体,结果表明CSCC细胞的外泌体整体微观呈现类球形状,粒径大小呈峰值为115nm左右的单峰分布;蛋白印迹结果表明CSCC细胞的外泌体标记物CD9、CD81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2)含有PROX1的CSCC外泌体对淋巴管生成过程中的细胞增殖迁移及小管形成等行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敲减PROX1的CSCC外泌体对淋巴管生成过程中的细胞行为影响能力显著下降。(3)在进行研究的CSCC患者44人中,8人年龄80岁;男性27例,女性17例;淋巴结转移9例,未转移35例;肿瘤直径5cm共计8例;26例呈现高分化,18例呈现中低分化。(4)PROX1的高表达率为50%;MLVD均值为9.62±5.07;CSCC有淋巴结转移组PROX1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中低分化组PROX1的表达水平高于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01均P(27)0.05);CSCC有淋巴结转移组的MLVD值大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中低分化组的MLVD值大于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00均P(27)0.05);PROX1、MLVD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均P(29)0.05)。PROX1的表达水平与MLVD呈正相关(r=0.601,P(27)0.01)。结论:PROX1通过外泌体途径促进淋巴管生成过程中LECs的增殖、迁移小管形成等行为,当外泌体中PROX1表达下降后,其促进能力减弱;PROX1参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的生长及淋巴结转移,其表达情况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ROX1的表达情况与微淋巴管密度呈正相关,说明其参与肿瘤淋巴管新生。此结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提供新的策略和方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