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乡村实践—人民公社规划与设计研究(1958... 收藏
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乡村实践—人民公社规划与设计研究(1958-196...

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乡村实践—人民公社规划与设计研究(1958-1962)

作     者:黄玉秋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彭长歆;王钰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3[工学-建筑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主      题:人民公社 华南工学院建筑系 乡村实践 集体主义 空间实践 

摘      要:自1958年在新中国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一场为提高生产力而发动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中国广大乡村在这一时期开展了大规模的人民公社建设。在这场全国性的建设运动当中,高校因其聚集了大量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了开展人民公社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力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师生作为那一时期乡村建设最重要的专业技术力量之一,以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设计这一影响全国的标志性案例开始,在全国开展了大量人民公社实践,在调查研究、材料试制、建设规划、建筑设计和施工、人员训练等方面曾进行过大量的探讨、实践乃至修正,并将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丰富的科学研究及理论成果。本文以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师生的乡村实践为线索,试图管窥这一重要社会实践之于空间投射的力量及其产生的影响。文章通过梳理建筑系人民公社实践的设计图纸、研究成果、相关报道等一手史料,结合访谈口述,厘清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在1958-1962年间开展人民公社规划与设计实践的背景、进程并呈现有关历史细节,探讨其规划设计手法及设计思想,分析其代表性的实践案例,并对其开展的公社实践进行价值研究。本文认为,“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的设计建设活动虽然历时短暂,但大量密集的乡村实践在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从某种程度上,通过人民公社规划及相关教学、研究实践,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积累了一系列实践经验,迎来了科学与理论研究的高峰,调整并发展了新的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师资,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规划设计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人民公社建设动员了政治、经济、技术等各方面力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乡村空间建设之一,对建筑及规划学科的发展,传统乡村格局、乡村建筑,以及生产与生活方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民公社规划与设计实践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乡村实践活动,通过对其全面研究,可以更清晰地展现今天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格局及特征形成过程,丰富我们对这一特殊时期的中国乡村建设的认识,也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设计群体再次深入乡村开展实践的今天提供一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