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归糖痛宁颗粒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模型大鼠NLRP3/IL-1β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舒仪琼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00506[医学-中医内科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炎症反应 NLRP3炎性小体 芪归糖痛宁颗粒
摘 要:目的:观察芪归糖痛宁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疗效和对炎症因子IL-1β、IL-18水平的影响;并通过构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动物模型,研究芪归糖痛宁颗粒对模型动物坐骨神经病理形态及NLRP3/IL-1β炎性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作用潜在的机制。方法:1临床试验研究将纳入的64例符合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且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夹瘀证的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硫辛酸片口服,一次0.6g,一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芪归糖痛宁颗粒,一次1袋,一日3次;治疗12周后通过对比给药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多伦多评分(TCSS)、神经传导速度(NCV)、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8(IL-18)的变化,分析芪归糖痛宁颗粒的治疗作用机制。2动物实验研究购买90只SD雄性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组,剩余80只予以高能饮食并联合小剂量化学药物STZ单侧腹腔注射诱导DPN动物模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成模后大鼠分为模型组、芪归糖痛宁高、中、低剂量组和硫辛酸组。硫辛酸组予以α-硫辛酸60mg/kg/d灌胃,芪归糖痛宁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芪归糖痛宁颗粒***/kg/d、4.5g/kg/d、2.25g/kg/d灌胃,干预12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及血糖、体重情况,处死前检测大鼠机械痛阈值和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通过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18浓度,留取一侧坐骨神经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另一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IL-1 β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临床试验结果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7.10%,高于对照组的66.6%,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受试者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TCSS评分较疗前均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干预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1C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在改善FPG、2hPG水平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TC、TG、HDL-C、LDL-C水平均明显改善,治疗组TG和LDL-C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经药物干预后,两组受试者正中神经和胫神经的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正中神经MCV和SCV、胫神经SCV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受试者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18浓度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动物实验结果动物实验结束后统计结果分析显示,在药物治疗后12周,与同期空白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和各给药干预组大鼠体重均有明显下降,相比于模型组,各给药干预组大鼠体重均有明显升高(P0.05);在干预前,经造模大鼠血糖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芪归糖痛宁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糖均下降(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及给药干预各组大鼠炎症因子IL-1β、IL-18升高,PWMT和MNCV下降明显(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干预组大鼠血清IL-1β、IL-18降低,PWMT和MNCV升高(P0.05);与硫辛酸组(ALA)相比,芪归糖痛宁低剂量组(QGTL)大鼠炎症因子IL-1β明显升高(P0.05),中药高剂量组(QGTH)大鼠炎症因子IL-18明显降低(P0.05);在坐骨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方面,各给药干预组大鼠病理形态均较模型组减轻。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NLRP3、ASC、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芪归糖痛宁高、中剂量组及硫辛酸组大鼠坐骨神经上述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 5)。结论:芪归糖痛宁颗粒可以改善气阴两虚夹瘀证DPN受试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体内炎症因子L-1β、IL-18水平,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机制作用可能与改善机体糖脂水平紊乱,抑制NLRP3/IL-1β炎性通路激活导致的炎症反应发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