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美媒体能源话语批评隐喻对比研究 收藏
中美媒体能源话语批评隐喻对比研究

中美媒体能源话语批评隐喻对比研究

作     者:付乂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林璐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媒体能源话语 批评隐喻分析 对比分析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能源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为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如今,由于大众传媒的作用,能源的关键地位已经深入人心。因此,本研究将能源话语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批评隐喻分析理论,本研究选择了《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两家新闻媒体作为语料,分别自建了两个语料库,利用Antconc 3.5.9对能源新闻中的隐喻表达进行了对比分析。本研究通过批评隐喻分析的三个步骤,即隐喻识别、隐喻理解和隐喻阐释,解释两个国家的能源话语中隐喻的认知机制,从而找到影响隐喻选择的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日报》能源新闻语料库(CENC)中共有19种隐喻,《纽约时报》能源新闻语料库(TENC)中共有26种隐喻,其中人类隐喻、运动隐喻、物体隐喻、旅途隐喻和战争隐喻在两个媒体的能源新闻中占比最高;2)CENC和TENC之间的相似之处体现在,这两个语料库使用了相似比例的人类隐喻和物体隐喻;3)两种媒体在能源新闻隐喻构建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相同类型隐喻在两个语料库中占比不同。例如,《纽约时报》中运动隐喻的比例要高于《中国日报》。旅途隐喻和战争隐喻的出现频率在两个语料库中也有很大差异;4)两个语料库之间相似性可以归因于两个国家相似的经验基础。从经济角度来看,由于能源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媒体更愿意使用人类隐喻和物体隐喻来表现人们对能源的强烈需求。另外,从生态的角度来看,人类隐喻也显示了人类对能源的尊重,人类将能源放置在与其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两国隐喻使用差异上,战争隐喻和旅途隐喻帮助中国媒体传达了中国对能源相关话题的正面态度。而运动隐喻的使用则有助于美国展示其市场主导经济的国家形象。基于批评隐喻分析(CMA)对中美媒体能源话语中的隐喻的探索有助于揭示能源话语中隐喻的意义建构机制,对读者理解能源报道中的隐喻有很大帮助。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